由于不同强度的噪声对人体的视觉功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有人认为,目前工业大城市中车祸频繁发生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噪声引起司机视觉功能障碍而造成的。难怪日本人把交通事故与噪声公害相提并论。据有关的研究资料表明,当环境噪声在90分贝时,眼睛视觉细胞区别光亮度的敏感性会明显降低,识别弱光反应的时间也会延长;当环境噪声在95分贝时,有40%的人瞳孔会增大;当环境噪声达到115分贝时,人体眼睛对光亮度的适应性可降低20%。可见,噪声能使人体对光亮度的敏感性是随着噪声的增大而下降的。研究者还发现,噪声可使人的色觉、色视野发生异常。一份科研报告表明,在接近稳态噪声的80名工人中,出现红、蓝、白三色视野缩小的就有64名,比对照组高出85%之多。此外,噪声还能使视力清晰度的稳定性下降,能使
眼睛对运动物体的对称性平衡反应失灵等。研究表明,当环境噪声在85分贝时,视力清晰度恢复到稳定状态至少要一个多小时,而70分贝只需要20分钟左右。再如列车乘务员,由于长期置身于噪声环境内,以致于眼睛对运动物体的对称平衡反应较他人迟钝。至于噪声为何会对人体视力有如此大的影响,专家们认为,是由于噪声作用于人体听觉器官时,通过神经系统的作用,使视觉功能发生了异常变化。为了防止和避免环境噪声对视力和听力的影响,驾驶员应努力降低环境中的噪声强度,加强个人的防护。开车时最好是关好驾驶室门窗,或带耳罩。摩托车驾驶员也一定要戴头盔。这样,不仅对听觉器官有良好的保护,且对保护视力也是极为重要的。
(代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