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主要是由于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在悄悄地参与脂肪代谢,维持着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的平衡;一旦被双双切除,此种平衡即被打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即增加,继而使脂质易于沉积于血管壁,造成血管腔狭窄,血流减慢,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起人们熟悉的心绞痛;脂质进一步沉积,将使血管腔闭塞,引起可怕的心肌梗塞。最近美国的一项流行病学资料显示:在500例50-89岁的妇女中,双侧卵巢切除者,其总胆固醇水平比在20年前自然绝经者要高7%毫克。而在接受子宫切除附带切除一侧卵巢,至少保留了另一侧卵巢的妇女,其总胆固醇水平又比自然绝经者低7%毫克;比卵巢全切者低14%毫克。这充分显示,卵巢对于脂质的调节、平衡作用,也间接表明了它对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功能。近来还研究发现,即使在绝经后的老年妇女,
其卵巢还在分泌一些激素,如少量雄激素,这些激素在预防心血管疾病方面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这说明卵巢之“火”在绝经后并未熄灭,仍在悄悄地维护着妇女的健康。妇女年过40岁,卵巢的确容易生癌,并使一些妇女英年早逝。她们要预防性地切去卵巢,不能说没有道理。但切去了卵巢患心脏病的可能性也应考虑。新近调查表明,我国每年死于卵巢癌的妇女约1.45万人,而死于心脏病者是50万人。这意味着切去卵巢死于心脏病的危险性,远大于保留卵巢而死于卵巢癌的危险性,两者之比是1:35,切除卵巢的利弊由此可想而知。人的全身器官,如心、肺、肝、肾、肠、脑、骨等,有机地构成了人的生命,演奏着生命交响曲。人们并未因这些器官易患肿瘤而经易切除。卵巢也是这生命交响曲中的重要乐手,同样不能轻易切除。现在切实可行的办法是,40岁后的妇女自觉地每年至少作一次妇科普查,这样就可能早期发现卵巢肿瘤。至于卵巢功能紊乱而引起的月经失调,有很多方法予以治疗,用不着为此而担忧。 (王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