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胎教迷信不得


  人口学专家、生理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们认为影响和决定胎儿智力发展不外乎遗传和环境两大因素,胎教不可能促进胎儿智力发展。这是因为,胎教不能影响遗传物质———核酸的自我复制。依据分子遗传学揭示的原理,一切旨在从遗传上提高胎儿智力的努力,都应在卵子受精之前,指望在核酸上的碱基对顺序已经排定之后再用胎教去改变其顺序,或者用胎教径直去影响核酸的自我复制,改变智力遗传信息,都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尚无办法做到这一点。另外,胎教也不能提高基因表达水平,胎儿神经系统的结构机能及其智力潜能水平这样一些影响胎儿智力发展的先天性因素,是在遗传信息中已经确定了的,不会依据受到的外界刺激的质量、数量和强度而任意提高和改善。
  因此,尽管智力胎教可以借“音乐胎教法”、“对话胎教法”等给胎儿以各 种刺激,使胎儿动眼、动腿,但是,想使他们的神经系统机构和机能超限度地发展,基因超原有水平地表达,也都是不可能的。其次,宫内环境限制着胎儿智力发展,胎儿面对的是单调的宫内环境,缺少一个象婴儿那样丰富多彩的外部世界;胎儿虽然也能在宫内作有限的蹬腿、眨眼等活动,但不可能有触及外部世界事物的真正活动。另外,语言条件也限制着胎儿的智力教育。想借助语言同胎儿进行对话,传递给胎儿以社会、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以提高他们的智力水平,肯定是徒劳的。因此,把智力教育推向宫内胎儿徒劳无益。我们倡导的仍应当是传统的注重母亲的营养、生活环境、情绪调适;强调孕妇要禁烟禁酒,讲究卫生与孕期保健。这种数千年行之有效的“胎教”虽不能声称将教出一代天才儿,但却有助于给生育者和社会一个健康活泼的孩子,符合优生的要求。
  (郑春梅)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