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马溜溜的山上,一朵溜溜的云哟,端端溜溜地照在,康定溜溜的城哟……”《康定情歌》以其优美的旋律向世人讲述了张大哥和李大姐绝美动人的爱情故事,这首歌在二十世纪80年代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向全世界推荐的惟一中国民歌。在新的世纪里,在情歌故里的川西康巴高原,高原老兵谢明虎和他的绝症妻子张璐,再次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的新《康定情歌》。
1992年12月初,在武警四川总队甘孜州支队机关当兵的谢明虎,探亲回到阔别多年的西充县鸣龙镇老家。在一次同学聚会上,他与现在的妻子张璐相识了。
张璐和谢明虎都是西充县中学毕业的,她家住在鸣龙镇五村,谢明虎在七村,两村相隔仅有两公里。张璐从小聪明玲俐,深受住在城里的姑姑喜爱。如今的张璐不仅人长得水灵,而且聪明能干,年仅21岁的她在天津大港独自经营一个服装店。4年时间里,固定资产就超过了10万元。第一次相识,张璐和谢明虎在彼此的心目中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谢明虎的稳重、诚实和高原军人特有的刚毅与坚强,更使从小就崇拜军人的张璐平静的心湖荡起了层层涟漪。
张璐与谢明虎相爱了。然而,这件事却引起了张璐父亲的极力反对。张璐的父亲认为,谢明远只是一名普通的义务兵,家里一贫如洗,能有啥出息?为了断绝女儿与谢明虎的关系,张璐的父亲还多次私下找到谢明虎,警告他别再“纠缠”自己的女儿,否则就不会给谢明虎好颜色看……
一个月的探亲假就要过去了,就在归队前的那天晚上,张璐对谢明虎说:“我看中的是你这个人,你的人品,即使你一无所有,我也愿意嫁给你!”
次日,谢明虎迎着黎明上路了。当他走到村头的小桥上时,才发现天还未亮张璐便提前在此等候他了!望着张璐冻得红通通的俊俏小脸和额前秀发上雾水凝聚成的小水珠,谢明虎禁不住心头一热,一股暖流在心底汩汩流淌。
谢明虎归队后,全身心地投入到部队紧张、繁忙的工作中,他发誓要用最优异的成绩证明,他对张璐的爱是多么地深,他谢明虎不是个孬种!
张璐把谢明虎送上归队的列车后,依依不舍地回到了西昌。她父亲大发雷霆,要张璐断绝与谢明虎的来往,但张璐并未听从。
不久,张璐又到天津大港继续她的服装行业。二人鸿雁传情,相互鼓励,互诉衷肠。3年时间里,张璐给谢明虎写了200多封情书。在心爱姑娘爱的滋润下,谢明虎好像浑身有使不完的劲。他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工作成绩突出,先后多次被支队表彰为“优秀士兵”和“优秀党员”。特别是1995年康定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中,他在洪水中连续奋战36小时,为群众挽回几十万元的经济损失,荣立三等功。当他看到机关食堂伙食浪费大,饭菜口味上不去时,便主动向支队领导请缨到食堂工作。领导非常喜欢这个敢干敢闯的小伙子,同意了他的请求,于是他买来一些烹饪书籍通宵达旦地琢磨。星期天、节假日,还到驻地附近有名的餐馆看他们烧菜,帮他们烧汤,记他们的配料。为了尽快提高机关食堂的伙食质量,他还自费到成都学习烹饪技术,拿到了二级厨师证,当上了机关食堂的炊事班长。1996年初,来部队一干就是6年的谢明虎被选取为志愿兵。谢明虎在部队的表现以及每年那一封封寄给家乡的喜报,打动了张璐的父亲,同年底,相爱4年,历经风雨颠簸的两叶方舟终于驶进了爱的港湾。
“心会跟爱一起走,说好不分手”
孝敬不到老子,照顾不到妻子,教育不到孩子,是对军人的写照,嫁给军人就意味着奉献。为了照顾谢明虎年迈的父母,婚后的张璐放弃了行情看涨的服装行业,回到西充老家,以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支撑着明虎那贫寒的家。那时,公公婆婆都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公公有严重的慢性肠胃炎,饮食需要特别照料;婆婆也患老年性风湿关节炎。家里、地里和医院成了张璐“三点一线”的生活规律,经常累得她吃不下饭,睡不好觉,身体日渐虚弱,可每次在电话里她总是说家里一切都好,让谢明虎安心干好部队工作,不要挂念担心她。
他们结婚时那幢旧房子年久失修,逢雨必漏。她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及做服装生意还剩下的一些钱,咬牙修了幢在乡下不失体面的新楼房。
秋天麦收,全家近七八亩地几乎全靠她动手。由于疲劳过度,竟晕倒在打麦场上。
冬天到了,她到水渠边给母亲拆洗被子。脚下的泥土松软下滑,她一头栽在冰冷的深水中……
“璐儿,打封电报让明虎回来吧,好歹也能帮你一把……”望着媳妇愈加憔悴的面容和瘦弱的身体,谢明虎年迈的老母禁不住老泪纵横。
做妻子难,做好媳妇更难,做好媳妇又要做好妻子则是难乎其难。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再苦再累,她都毫无怨言。
1999年5月,因长期劳累过度已3次流产的张璐又面临生产了,她早早就将孩子出世的时间告诉了谢明虎,希望他这次到时能回家一趟。25日早上,她想到离孩子出世还有十几天的时间,公公又病重在床,已经两天没有进食了,便到地里弄点新鲜菜,想给公公做碗面条,可没想到刚到地里,肚子就痛得要命,直到昏死过去,幸好被同村的姑娘小玉发现,及时将她送进了医院。医生诊断,孩子胎位不正,要早产,而且要做剖腹产手术。医生说张璐身体虚弱,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可当时己调到武警甘孜支队得荣县中队当班长的谢明虎根本脱不开身。5天后,谢明虎绕道云南赶回老家。当得知妻子挂上氧气瓶曾整整昏迷了3天3夜才醒过来,而且已经6天滴水未沾,早产的孩子只有3斤8两时,这位堂堂的军中汉子紧握爱妻的手,跪在病床边忍不住号啕大哭。
“春风都化成秋雨,爱就爱到底”
天有不测风云。一次意外的发现从此打破了这个幸福宁静的三口之家。2001年2月底,从未到过部队的张璐带上儿子来到武警得荣县中队探亲。3月8日妇女节,谢明虎忙完工作后带上妻子和孩子到街上转转,打算给妻儿买一件像样的礼物。当他们走到商店门口时,张璐突然按着右腹弯着腰说肚子痛,还没等谢明虎反应过来便昏倒在地不省人事。谢明虎迅速将孩子交给商店服务员,背起妻子拦了“的士”就向医院赶,经医生检查,诊断为胆结石。
胆结石是常见病,只要做了手术,就不会碍大事,然而夫妻俩根本没想到灭顶之灾正一步步向他们袭来。随后的几个月里,张璐经常感到右腹隐隐作痛。6月2日,由解放军363医院李副教授带队的支援贫困地区医疗小组来到得荣,为藏区群众义务治疗胆结石。谢明虎带上妻子恳求李教授为她检查。20分钟后,一名医生把谢明虎拉到一边,压低嗓门对他说,你妻子得的是肝癌,已进入晚期,最好尽快送条件好的医院治疗。听到这个犹如晴天霹雳的消息,他差点晕过去!可医生说要使妻子保持愉快的心情,他又很快回过神来。他决定不把真相告诉她。便安慰妻子说:“璐璐,别担心,你只是得了肝炎,慢慢就会好的”。当看到丈夫脸色苍白,泪水夺眶而出,张璐似乎明白了什么,可不管她怎么追问,谢明虎都故作轻松地告诉她,是肝炎。
怎么办,结婚后,一家老小看病吃药没停过,加上修新房的开销,家中所有的积蓄都已花完了,而今到哪里找钱治病?那一晚他彻夜未眠,多年深厚的夫妻感情促使谢明虎下定决心:不惜一切代价,为妻治病!随后,他悄悄拿出家里的房产证,费尽周折在县农行贷款2万元,当天便租了一辆小中巴绕道云南(得荣县到康定不通班车),将妻子送到成都。先后到武警四川总队医院、华西医院、省人民医院等多家医院检查治疗,都得出同样结果,并建议他们到专门治疗肝病的成都同仁医院治疗。为了给妻子治病,这期间,谢明虎变卖了所有家产,欠下了40000多元外债。谢明虎只是一名三级士官,每月几百元的工资如杯水车薪。7月12日,医院决定对张璐再次进行化疗手术,手术费上万元,谢明虎找遍了成都所有的亲戚朋友,都没有把钱凑够,实在没法的他竟瞒着妻子5次到医院卖血。看到丈夫越来越瘦,张璐也因肝部剧痛经常整夜无法入睡,夫妻俩无数次抱头痛哭。7月31日,经过同仁医院的精心治疗,医院建议他们回家吃保肝药控制病情,并告诉谢明虎,如果情绪调节比较好的话,张璐还可以活两年。
为了照料妻子,谢明虎将她接回县中队。回部队后,张璐虽然坚持每天吃药,但依然全身无力,右腹经常痛得要命,每天只能吃一小碗稀饭,身体也日渐消瘦。她已经知道自己得的是不治之症,为了不拖累谢明虎,多次提出离婚,都遭到拒绝。为激怒谢明虎,2002年春节张璐在一次剧痛之后还将他们的结婚照撕得粉碎,再次要求离婚,但谢明虎坚决不同意,他说:“只要你还有一口气,哪怕我卖掉最后一滴血,也要治好你的病!”前不久,谢明虎打听到上海一家医院就能做肝脏切除和移植手术,但医疗费要30多万元,他决定想尽一切办法也要把妻子送到上海治疗。目前,谢明虎正在四处奔波,筹措资金。 后记
张璐的病情引起了警内外的广泛关注。官兵们纷纷捐款捐物,自张璐住院后,武警甘孜州支队党委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救助军嫂的方案。截至3月20日止,全支队官兵已经5次向谢明虎捐款,共计18000余元;甘孜州公安局也准备于近日拿出一定的经费支持谢明虎。武警得荣县中队全体官兵除了每天派专人帮助谢明虎照顾张璐和小孩外,还向社会公开救助电话(0836-5922283),希望能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唐雪元肖四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