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01月28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泣血结局谁之过?  
 


    一现年39岁的刘世清、马英,均是四川省资阳市糖厂职工,1985年结婚,1986年6月生育一子,取名刘俊。刘俊自幼聪明过人,学习成绩极好,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在初中时期,他除担任班学习委员外,还担任了团支部书记。初中毕业后,他即以优异成绩考上了省级重点中学———资阳中学高中部,在入学的1000多名新生中,刘俊排名500零几名。入学后,他以自己的聪明和刻苦,很快便跃到年级130多名。他曾表示,北大和清华是他的奋斗目标,他要朝着这个目标奋斗。

    其时,资阳糖厂已经破产,刘世清、马英双双下岗。为了儿子将来的前程,刘世清外出打工,马英则留在家里专职照顾儿子的生活。为了给儿子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夫妇俩省吃俭用,买了空调,单独安置在儿子的卧室里。刘俊的亲友都为有刘俊这么聪明的孩子而骄傲,经常拿钱给刘俊做零用。刘俊要穿什么衣服,只要看上了,哪怕是几百元一套,亲友都会慷慨解囊,完全满足。亲友们认为,这孩子将来一定会有很大的出息,一定会光宗耀祖,成就非凡。所以在刘俊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没有一样亏待了他。二2002年初,刘俊向父母提出住校的要求,刘世清、马英认为家里离学校仅十多分钟的路程各方面条件都好,就没有同意刘俊住校的要求。刘俊为此对父母产生了一些不满情绪,整天少言寡语,性格好象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这以后,星期天节假日从不出门的刘俊,现在却老是借口向有同学约他去玩,整天不回家。开始父母没有在意,然而,半期考试时,刘俊的成绩竟一下子降到年级的800多名。父母不知什么原因,问刘俊,他爱理不理,问学校,学校也说不出所以然。父母这才发现,星期天节假日,儿子并不是被同学约请,而是进了网吧。

    以前,每当放学就往家里走的刘俊,而今也要千方百计去泡一泡网吧,有时候干脆就不回家,通宵泡,第二天早晨则从网吧直接去学校。发现了儿子的秘密,刘世清、马英夫妇先是告诫儿子,不能“玩网丧志”,要以学业为重。对于父母的告诫,刘俊只当是耳旁风,他仍然一有机会就去。父母担心他逃学,只好每天早上骑车送他上学,放学时又去接他。刘俊对此十分反感,要求父母不要“太过分了”,太过份了伤他自尊心,父母只好“知趣”地不再接送。三但是,不接送不等于放弃对刘俊的监督,无论如何,得把儿子从网吧里拉出来。于是刘世清夫妇采取“地下活动”,暗暗跟踪,上学时,一直跟踪到儿子进校门,放学时,则提前去学校,找个隐蔽的地方躲起来,等刘俊放学了,便监视他,只要他去网吧,就阻止他。不久,刘俊察觉了父母的“苦心”,对父母更加不满。甚至不和父母说话,而且连“爸妈”也不称呼。但是,不管刘俊有多么不满,望子成龙的刘世清夫妇,仍然没有放弃对儿子的监督。他们仍然接送儿子,或者暗中跟踪。很多时候为了防止儿子钻到网吧去,刘世清夫妇就把刘俊的外公外婆请来,并且动员姨妈、姑姑等,在刘俊爱去的那些网吧守候,叫他回家。这样一来,刘俊似乎没机会去网吧了,然而白天没机会泡网吧的刘俊,居然半夜出门,通宵上网。儿子如此痴迷上网,光是阻拦也不是办法,刘世清夫妇就想,干脆就满足儿子,给他买台电脑。电脑买回来后,刘俊就买了不少电脑方面的书潜心钻研,没多久,他便对家里的电脑不感兴趣,仍然痴迷着网吧。

    白天,父母、外公外婆和姑姑姨妈总动员,都在监督他,他就半夜出门,通宵作战。不知多少次,当他半夜悄悄起床,准备出门时,警觉的父母发现后,就强行拦住他,不准他出门。可是,半夜拦他,他就凌晨三四点才出门,就象患了毒瘾一样,每天非得在网吧泡一泡才过得了瘾。刘世清夫妇下决心要把儿子从网吧里解救出来,网吧却象毒品一样吸引着刘俊,争夺与反争夺的较量持续着,刘世清夫妇愈感力不从心,一家人就给市、区文化部门打电话,强烈要求文化部门管一管通宵网吧。他们甚至绝望地要求,如果文化部门不管,他们就要采取恐怖行动,让有关部门吃不了兜着走!然而,刘世清夫妇的要求却毫无作用,人家网吧照常通宵营业,而且还给刘俊发放了会员卡。网吧老板的观点是,我并没到你家里来拉孩子上网,是他自己要来。刘世清夫妇没法,只好加大对孩子的管理力度,想尽千方百计阻止刘俊去网吧。然而父母愈是阻止,刘俊愈是对父母不满。后来,他竟写了不少“报仇”的字条贴到卧室的墙上,母亲问他报仇是什么意思,他说:“我要叫你们痛苦一辈子。你们就再生一个吧。”当时,马英并未在意儿子的话是什么意思,谁知,没几天儿子就出事了。2002年12月8日晚,刘俊买了一本上网的游戏书,看到11点钟,十分兴奋的样子,急切切地马上就要去网吧玩玩这种新东西。他准备出门时,刘世清拦住了他,他反感地躲进自己房间“砰”一下关了门。第二天早晨,住在东一栋一楼的刘俊的姑姑起床出门,发现二楼与三楼的平台间躺着一个人,仔细一看,竟是刘俊。再看,人已死了。身旁搁了个小瓶子。刘俊就这样喝药自杀了。一个可望成为有用人才的大小伙子,就这样被网吧夺去了生命。刘俊死后,父母从其遗物中发现若干网吧会员卡。刘世清、马英准备据此向网吧讨个说法。目前他们已请了律师正在搜集证据。他们能否讨到说法,尚不得而知。据不少有识之士说,网吧可以开发青少年的智力,不能一概否定。国家对网吧虽有限制性规定,但很多地方却并没把这些规定当一回事儿。说网吧害人,害的可能是少数人。这些少数人为什么会甘受其害呢?这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作父母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