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01月28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女儿的车票  
 


    为了让女儿长大后能有个苗条的身材,平时我很少让她过大鱼大肉的生活。尽管如此,她仍然成长得很茁壮———一岁多时别人以为她有三岁,等到了三岁,第一次见她的朋友常问我:“你闺女长这么漂亮,上几年级了?”我不厌其烦地一一解释:“刚过三岁生日。”朋友啧啧称赞:“个子长得不矮。”我和女儿都为此感到骄傲。几乎所有的美中都有不足,女儿也不例外。在她三岁半时,全家坐火车回老家,上火车没有查票,但下车出站时,检票员要求我女儿补一张半价票。看来各地掌握的标准不太一致,或者标准一样但执行得不一样。妻子说:“孩子才三岁。”检票员说:“我们不看年龄看身高,你这孩子再高些该买全票了。”因为是女儿第一次买票,全家都觉得新鲜,甚至有几分高兴。接下来半年的时间,又连着坐了几次火车和长途客车,事先都没给女儿买票,上车后,多数时候都是被动补了半价票,当然也有蒙混过关没让补票的时候。不仅坐火车女儿要补票,坐长途客车也让补半价票,妻子首先沉不住气了:“咱家要比别人家的孩子多花不少车票钱。”女儿到了五岁,个头又高了不少。全家去北京,在济南车站,检票员看了看女儿,说:“你们最好给孩子补一张票,北京站查得很严。”到了北京出站时,妻子对女儿说:“腰别挺这么直,稍微猫一下腰。”女儿还没闹明白腰怎么个猫法,两个工作人员已经向我们走来:“小孩买票没有?”妻子说:“她才五岁。”工作人员说:“身高够了,必须补一张半价票。”从北京往回返时,妻子对我说:“先别买佳佳的票,看能不能上车。如果不让上车,再买。”我说:“万一不让进站,再买票来不及,别找这个麻烦了,不就四十块钱嘛?”妻子说:“花一块也是多花的,省这些钱到车上买些东西吃不是更好?”女儿在一旁不做声,不知道心里在想什么。女儿已经五岁多了,很多事情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我说:“不能让佳佳学着逃票,这样长大了不会有什么出息。”于是,我把女儿的车票一起买了。我把那张半价票交到女儿手上,说:“这是你的车票,拿好了。”女儿挺直了身子,拉着我的手向剪票口走去。检票员可能认为女儿没买票,说:“小孩子也要买票。”女儿很神气地把手中的票递了过去,说:“我有票。”上了车,我说:“看,这是你的座位,座号和车票上的号一样。”女儿把车票给我:“爸爸,你把我的车票放好,别丢了。”我说行。路上,妻子想和女儿换座位,女儿不换,说:“这是我的座位。”回到家,分不清三张车票区别的女儿问我:“爸爸,哪一张是我的车票?”我说:“钱数小的那张。”女儿瞅了一会,挑出那张半价车票,放进了她的书包。从此,不论坐汽车还是坐火车,只要带着女儿,我都买她的票。(贾富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