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有益于健康”、“吃大蒜能防癌”......当我们读着这些浅显易懂的健康小常识时,是否想到过健康的小片断也可以系统起来,成为一种文化?加拿大籍华裔医学博士谢华真先生用他的一本《健商》,在医学和保健领域引起了波澜。于是有专家认为:这是一场悄悄的健康革命。
怎样才能健康?健商的提出提升了保健业的高度。丰富了世界乃至中国的卫生资源。促进了健康观念和健康理念的更新。对提高我国公众生命质量都很有意义。健商是健康商数的简称。它可通过知识教育来改善,通过意志力和情感智力的作用来提高。让自己主宰自己的健康。对现代人而言,重视自己的健康不等于每天都去向专家咨询;也不是每天都怕损害健康什么风雨不能迎接;更不是整天都把自己关在健身房就可保证什么病都不会害。健康其实不复杂。怎样打开健康之门?真正把握健康的还是自己。健康有关知识信息贯穿于生活的每一细节并成为生活的必然部分。人的疾病来源很广泛。随着年龄的增长,健康的标准不仅仅局限于只有健康的躯体,还应包括积极乐观的态度、自我主宰生活的意识以及坦然面对逆境的心态和能力。几千年前,李时珍就说:食补胜过药补。可见生活方式对健康来说是很重要的。调查显示:亚洲人以米饭为主,在营养搭配上较合理,所以在健康状况上也要好于其他人。但是现在一些地方出现了一种趋势,比如南方一些刚刚富起来的农村,认为生活好的标准是多吃荤少吃素,以致导致儿童身体健康上的诸如发胖、早熟、个矮等现象。另外,随着西文的快餐食品逐渐打入中国,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西方人正想逃避的饮食方式,我们不应当追得过热。美国人中发胖的一代青少年前不久向麦当劳起诉索赔就是例子。还有就是我们为了自己或孩子的健康,热衷于各种补品,一般来说,补充适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很有必要,但更应明白:补品永远代替不了正常饮食。运动是健康生活中另一个重要部分。世界卫生组织2002年的口号是:运动有益健康。但不少的人都说:我知道运动的好处多,但就是无法长期坚持,或者太累或者缺乏毅力。专家告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体质承受力选择一个合适的锻炼方式,同时要以自己舒适为度。不要盲目地与别人比较,与自己的身体感受较劲。一个身体强壮的,经常锻炼的人可以每天早上跑5公里,而一个大病初愈的人只能随便散散步便不错了。另外,过分单一不变的锻炼也可以让人感到乏味。锻炼的关键不但在于怎样加强,而更在于坚持。健商离中国人还有多远?现代社会繁忙的生活节奏,压力,使很多人根本无力或缺少精力去关注增进自己健康的问题。最为严峻的现实更是:很大部分人连支付基本医疗费的能力都很困难,不少下岗工人、农民和无业人员,整天还浸泡在“找口饭吃”的汗水里,他们离健商的生活标准还有很远的距离。也有不少有条件的人仍在健康与财富中挣扎。而且就自身而言,健商是很“阳春白雪”的,消化与推崇需要物质基础和文化水准。一般而言,越是有知识有能力的人才越会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也才有能力理解、消化健商所提出的保持健康的各种条件。对于大部分中国人而言,人们较易接受的还是“快餐式文化”,讲究“一练就成”,而健商的观念是:把健康追求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健商时代”进入中国,便引起了专家和政府的关注,提出了“防止人们生活方式和人体肌能退化相关疾病”的第二次健康与卫生革命。并要在全国普及“营养与健康”的全民健康教育。据报道:北京、上海等地的白领已开始流行健商测评与行动。为人类生命延长提供条件,让健康的生活走近我们。建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