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以壮丽景观闻名世界的长江三峡已被截流,而在我们人体食道上也有这样一个类似的“三峡”。它不仅无迷人之处,如忽视对其保护也会造成堵截,增添多种麻烦。 在人体的消化器官中有一条食道,它上接咽部,在气管的后面,沿脊柱前方下行,穿过膈肌,由胸腔进入腹腔,下端与胃相连,全长约二十五厘米左右。人们吃下的所有食品,都要从这条扁圆形的食道通过而进入胃。就在这仅有二十五厘米左右的肌性管道上,有三个不太理想的狭窄。上面的狭窄在食管起始部,称为“颈狭窄”;中间的狭窄在食道与左、右支气管交叉处,称为“支气管狭窄”;在食道通过隔肌处又有第三狭窄,称为“膈肌狭窄”。 正由于食道有这三个狭窄,如果摄入的食物过硬,过大,过烫或刺激性过大,使会被堵在“三峡”部位。长时间的停留,将给食道粘膜带来机械性、化学性的或物理性刺激,引起粘膜发炎,产生斑痕。如果不小心吞下异物,异物可以引起机械性创伤,穿破食道,进入胸腔纵膈,造成严重后果。如果吞药片,胶囊时不用水或饮水太少,药物在狭窄地段上停留,可以造成化学性损伤。另外,“三峡”还是食道癌的好发部位。 为了不让“三峡”添麻烦,应当注意以下三点:1、进食时要细嚼慢咽,不吃过烫食品;2、吞食刺激性过大食品时,应立即喝汤、饮茶;3、站着服药,并用温开水送服。此外,教育孩子勿将玩具、硬物置于口内,以免不小心吞下。当然最好的预防办法是玩具不能比嘴巴小。 (副主任医师王延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