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04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尴尬的“电话老公”—一场奇特的名誉权纠纷  
 

这是2003年6月发生在安徽省合肥一件颇让人深思的“非常事件”,在亲情和爱情、善心和私心的对峙中,爱心行动逐渐迷失了方向。它向世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思考:用商业的手段来“经营”纯属私人领地内的亲情和友爱,会带来什么样的结局?

亲情有价?单身妈妈招聘“电话老公”
2002年11月2日,合肥市银桥职业介绍中心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34岁的外企白领邱美萍。她要中心帮她招聘一位“电话老公”。
中心李婷主任一头雾水,不明白“电话老公”究竟是一种什么职业。邱解释说,“电话老公”的工作,就是在电话里扮演她儿子的父亲,给她儿子打电话,给孩子以父亲般的关怀。说完,她递给李婷一张纸条,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她的“招聘条件”和“待遇”:
“应聘者须具备本科以上学历,已婚且有小孩,夫妻感情融洽,家庭和睦,语言表达能力强,音质好,有耐心。愿者可通过电话联系,谢绝家访。一经录用,月薪不低于600元。”
毕业于北京大学的邱美萍有过两次不幸的婚姻。第二次冲出围城,她已是遍体鳞伤。她暗暗下定决心,这辈子再也不结婚了,带着儿子,邱美萍从单位辞了职,在一家外资企业谋了一份薪水不菲的工作。
接下来的日子并不象邱美萍想象的轻松。由于自己整天在公司里忙,孩子的生活几乎全部由保姆料理。渐渐地,邱美萍发现孩子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还特别怕见生人。为了让孩子尽快融入集体生活,在孩子还不到两岁半时,邱美萍就送他上了幼儿园,取名邱言。
一年的幼儿园生活,并没有使邱言的性格得到改观,相反,其性格还有点女性化。一天半夜,邱美萍突然听见儿子在喊:“爸爸!爸爸!”她拉亮电灯一看,儿子竟睁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在看着她,脸上全是泪痕。邱美萍鼻子一酸,抱过儿子哽咽着对他说:“我给你找爸爸!我们一定会找到爸爸的!”
第二天,邱美萍给儿子的亲生父亲打了个电话,说想带孩子去见见他。但对方却冷冷地说:“我今天要出差。”说完就把电话挂了。邱美萍拿着话筒的手半天放不下来,回头看见儿子那充满期待的目光,她不知道该如何解释。
怎样才能帮儿子找到爸爸呢?前思后想,最后,她想到了替孩子找一位“电话老爸”。
听完邱美萍含泪的叙述,李婷的眼里也有些湿漉漉的。她用十分坚定的口气对邱美萍说:“放心吧,我一定为你找到一位称心如意的‘郎君’。”
李婷没有想到,一次纯粹的商业行为,因为掺杂了亲情因素,竟然演变为一种浩浩荡荡的爱心行动。
经过挑选,一个叫鲁诚的人被李婷和邱美萍相中。
瞒着贤妻探“娇儿”,“电话老公”踏险路
鲁诚现年36岁,在银行系统工作,妻子是小学教师,他们有一个8岁的女儿。李婷之所以相中鲁诚,主要是鲁诚的妻子很同情邱美萍的遭遇。
鲁诚的妻子毛小娟是位很善良的女人。那天听丈夫说起邱美萍的事,没来由的,她竟对这位从未谋过面的女人产生了同情心。
她对鲁诚说:“就当我们多生了一个孩子吧……”
第一次给邱言打电话,鲁诚跟毛小娟的心情都非常紧张,但实际情况却完全出乎他们的意料,电话一接通,鲁诚刚说了一声:“我是你爸爸。”邱言就脱口而出喊道:“爸爸,爸爸……”也许“爸爸”这两个字,在邱言幼小的心田里已经压抑了太久,也许空间上的距离,反而使邱言丢掉了腼腆。毛小娟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她忽然觉得,能给别人一份关爱,原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电话那头的邱美萍,看见儿子和鲁诚聊得越来越投机,激动得一个劲地擦眼泪。通话结束后,邱美萍接过话筒,哽咽着对鲁诚说:“谢谢……谢谢你……”
第二天,她从邮局给鲁诚汇去了800元钱,并在附言中说:“800元不足以表达我的谢意,只能表达我的一份心情,乞勿拒。”很快,邱美萍收到了鲁诚的退款:“是你们给了我做好人的机会,我同样感谢你们。”
以后每天晚上六至八点,鲁诚会准时给邱言打电话。渐渐地,他和邱言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
2003年1月3日,是邱言4周岁生日,邱美萍决定为邱言举办一次生日聚会。邱言高兴极了,提前在电话里“叮嘱”鲁诚:“爸爸,你一定要来参加我的生日聚会!”鲁诚何尝不想去,只是有约在先,只通电话,不见面,这是游戏规则。所以他只得含糊其辞地说:“如果有时间,爸爸一定去看你。”
生日那天,爸爸没有来。邱言伤心地问妈妈:“爸爸是不是不要我了?”看见儿子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邱美萍心疼极了……
这以后,和爸爸见面,成了邱言最大的梦想。作为母亲,邱美萍实在不忍心拒绝孩子这个并不苛刻的要求!
考虑再三后,邱美萍给鲁诚打了一个电话,问他能不能和孩子见上一面。鲁诚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可放下电话后,由于他和邱言电话打得太热乎,连女儿都说他“偏心”,妻子对这事的热度也低了,见面的事,他决定暂不告诉妻子。
2003年1月11日,在合肥市消遥津公园,邱言终于见到了他日思夜想的“爸爸”。那天邱言可高兴了,他拽着鲁诚的衣角,玩各种游戏。平时不敢坐的“水上飞船”,由鲁诚领着,他表现得很“男子汉气概”。邱美萍除了对鲁诚生出感激之外,又多了一种连她自己也说不清的情愫,要是孩子真有一位这样的爸爸,一家三口其乐融融,那该多好啊!
自从第一次和邱言见过面后,鲁诚经常在上下班的时候去看望邱言。邱言对鲁诚的依赖,差不多超过了对邱美萍的依赖。邱言的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起来。看着儿子的变化,邱美萍真希望这样的日子永远不要结束。
抢救丈夫,伤心妻子再造“电话老公”
由于鲁诚经常利用下班时间去看邱言,有时架不住邱美萍的再三挽留,就在她那儿吃一顿饭,所以回家迟到是常有的事。毛小娟每次问他晚归的原因,鲁诚总是吞吞吐吐。
一个星期六的上午,鲁诚对毛小娟说去单位加班,一早就走了。女人的直觉使她想到了邱美萍,她把电话打到邱的家,鲁诚果然在那里,刹那间,毛小娟的头脑中一片空白……
鲁诚知道这回事情闹大了,急忙拦了一辆的士,疯一般地往家赶。邱美萍怕他一个人回去说不清楚,也拦了一辆的士,跟在鲁诚后面。但邱美萍的到来并没有使毛小娟消除误会,无论怎么解释,毛小娟始终不发一言。邱美萍觉得对不住鲁诚,她深深地朝两人鞠了一躬,说:“大哥,大嫂,你们的恩情我永远不会忘记,今后我再也不来打扰你们了。”
从鲁诚家出来后,邱美萍的心一直在哭泣。
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鲁诚没有给邱言打电话。邱言可怜巴巴地问邱美萍:“爸爸是不是病了,为什么总不给我打电话?”邱美萍哄他说:“爸爸出差到国外去了,那里没有电话。”
一个星期后,家里的电话突然响了。邱美萍抓起电话,是鲁诚打来的!她突然有了一种想哭的冲动。鲁诚问起邱言,她违心地回答:“刚开始老嚷着要爸爸,后来慢慢就习惯了。”鲁诚虽然十分想念邱言,但他不想让妻子受到更大刺激,所以尽量克制着自己。其实,他除了想念邱言外,也非常想见见邱美萍,他觉得自己对邱美萍的感情,是介于友谊和爱情之间的一种东西,其间还掺杂了一些同情的成份。
鲁诚想,与其瞒着妻子,不如光明正大地与邱言来往,谁知当他提起此事时,毛小娟竟歇斯底里地对他吼道:“如果你还想当什么‘电话老公’,就从这个家里搬出去,我永远不想看见你......”鲁诚的女儿抱着他的大腿哭道:“爸爸,我不想要小弟弟了......”
鲁诚和毛小娟爆发了结婚以来最激烈的一次争吵。
2003年5月14日,鲁诚在办公室里接到一个奇怪的电话,打电话的人自称也是邱美萍的“电话老公”。他怒气冲冲地责问鲁诚:“你是一个有家庭的人,为什么要在我和邱美萍之间横插一杠?”鲁诚被这个陌生人的电话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问陌生人:“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和邱美萍一年前就建立了电话联系,我当她‘电话老公’的历史比你长多了!”那人说完就挂断了电话。
接下来,鲁诚每隔两三天就会接到一个这样的电话。陌生人甚至向鲁诚暗示,他和邱美萍的关系已经到了非常亲密的地步。这还不算,陌生人又将电话打到邱美萍的办公室,指责邱美萍喜新厌旧,玩弄别人的感情。邱美萍骂了他一句“神经病”,“啪”地一声挂上了电话。过了没几分钟,电话铃又响起来了,弄得邱美萍狼狈不堪。
时间一长,连鲁诚看邱美萍的眼光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邱美萍决定约鲁诚谈一谈。
鲁诚来后,邱美萍刚给他砌了一杯茶,电话铃突然响了,又是那个陌生人打来的!邱美萍冲着话筒吼道:“混蛋!你去死吧!”陌生人却若无其事地说:“别这样,想想咱们过去……”“想你妈去!我要报警,我要报警!”邱美萍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愤怒和羞辱已经使她变得疯狂。
警方调查的结果让邱美萍大吃一惊,打电话骚扰邱美萍的,竟是毛小娟表妹的对象,这一切的幕后策划人,正是毛小娟!邱美萍的心里象是打翻了五味瓶,什么味儿都有。原先她对打匿名电话的人恨之入骨,发誓一定要让对方公开向自己赔礼道歉,并赔偿名誉损失。但现在她却怎么也恨不起来,毛小娟心里的苦,一定不比自己少。是自己打扰了毛小娟原本平静的生活,也许,真正该退出的,是自己,还有儿子邱言。
邱美萍放弃了对毛小娟的起诉,鲁诚也从邱美萍和邱言的生活里消失了。风雨过后,一切又归于平静。只是不明白大人事理的邱言常常没头没脑地问妈妈:“爸爸为什么不要我了?是不是我惹爸爸生气了?”失去“爸爸”的邱言,性格会再度发生扭曲吗?(文中母子图来源于图片库,男子为本文主人公。)
□田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