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06月01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小大人”失童真  
 


    ———孩子“人格早熟”令人忧


    “先生贵姓?”“请问贵庚多少?”“能否赐一张名片?”……听到这些问候语,你很难把它们同小学生联系起来。但是笔者近日到某小学采访时,一位学生干部“老练”的成人客套话令人吃惊。

    据了解,在中小学校园里,这样的“小大人”并不鲜见。学生座谈会、演讲比赛等场合,学生都越来越“能说”,一上来就是长篇大论,但仔细听听,却充满了成人世界的空话、套话。在大人面前,孩子们总是想尽力表现出自己的“成熟”,却丢掉了学生特有的自然清新。与模仿成人言行举止装成熟相比,“小大人”的成人化心理更值得担忧,突出表现就是过度的竞争意识和功利心态。

    笔者认为,“小大人”现象其实是一种不健康的“人格早熟”。除了受社会大环境和升学压力的影响外,学校、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也是重要原因。当然,孩子总有一天要长大,但是这有一个过程,而过早的成人化会使孩子失去本应有的童心和天真,同时却吸收成人世界中不真、不善、不美的东西。作为孩子成长的两大场所———学校和家庭应该按照教育规律,为孩子的成人化过程创造良好的环境,人为地为孩子成长“加速”,无异于揠苗助长。

    (刘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