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1岁半的阳阳被送到乡下外婆家,临走前阳阳妈妈带他到厂医务所注射了百白破疫苗,但却忘记告诉外婆了。在阳阳到乡下的第三天,正好碰上卫生院要求给儿童注射百白破疫苗,想到阳阳从小身体弱,也没问阳阳妈妈是否给孩子打过,外婆就自作主张带阳阳又去注射了一次相同的疫苗。没想到阳阳在注射疫苗后的当天夜里,就发起了烧,皮肤上还出现了点状的红疹,又哭又闹,手足无措吓坏了的外婆连夜抱阳阳去看医生后,才知道是因为阳阳在一个星期里被注射了两次百白破疫苗,从而造成孩子的异常反应。经过医生的对症处理,病愈后的阳阳才又露出了可爱的笑脸。
如果暴饮暴食,或饮食缺乏规律,就很容易造成机体的消化不良。注射疫苗也是一样,如果注射得太多,有时反而会造成免疫紊乱,甚至没法产生正常免疫力。疫苗是用病菌、病毒减毒后制成的,尽管经过杀灭和减毒处理,但还是有一定的毒性,接种后可能会引起一些反应,如发热、过敏等。轻的出现皮疹,严重的会导致休克。所以说,计划免疫疫苗既不能漏注射,少注射,也不能多注射。
为了避免疫苗间相互影响或加重副反应,原则上如果先注射活疫苗(卡介苗、小儿麻痹、麻疹、甲肝疫苗等),要过一个月才能注射其他疫苗。要是先注射的死疫苗(如乙脑、白破二联、狂犬疫苗等),过半个月才可以注射其他疫苗。另外,有些疫苗要分几次接种,比如说,百白破疫苗要求出生三个月后就要注射,分三次,每次间隔至少一个月,这是为了更好地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力。当然,现在计划免疫常用的几种疫苗,像乙肝疫苗、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等可以不需间隔,同时接种,这叫作联合免疫,不过要注意的是,同时打几种预防针时不能打在同一条胳膊上。
所以,预防接种必须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规定的接种起始年龄、针次间隔、接种次数等进行预防接种。此外,还要了解孩子在以下的情况下不宜注射疫苗:⒈接种部位有严重皮炎、牛皮癣、温疹及化脓性皮肤病的儿童,应在治愈后再注射疫苗。⒉体温超过37.5摄氏度的发热儿童。因为发热可能是流感、麻疹、脑膜炎、肝炎等急性传染病的早期症状,此时接种会加重病情,所以应在病愈后再注射。⒊有严重心脏病、肝脏病、肾脏病、结核病的儿童,不宜接种。他们体质差,有病的器官不能再增加额外的负担。⒋神经系统疾病,如癫痫、大脑发育不全等,也不宜接种。⒌重度营养不良、严重佝偻病、先天性免疫缺陷的儿童不宜接种。因为他们制造免疫力的原料缺乏或形成免疫力的器官功能不好。⒍有过敏体质及哮喘、荨麻疹的儿童,不宜接种。因为疫苗或菌苗中含有微量过敏反应。⒎大便每天超过4次的腹泻儿童,不宜服用小儿麻痹丸疫苗。腹泻可以把糖丸疫苗很快排泄,失去作用。另外,腹泻如为病毒感染所致,会干扰疫苗免疫力。 (主任医师李卫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