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成都人爱吃、会吃,身怀绝技之烹面高手大隐于市井之间,街头巷尾的小小面馆虽然其貌不扬,甚至于稍显空间局促,但往往是卧虎藏龙之地。比如这家面馆,取了个土名字-徐老八原汁面,不过里里外外透着一股子亲切。老板老远就打招呼:“来啦,里面坐,今天吃什么?”店面不大,摆得下五张桌子,靠里的招牌上写了一长串的面名,除了常见的牛肉、排骨、肥肠,还有什么肚条、鸡杂、脆臊、怪味、多味、海味、丸子等等不一而足。来到这里你会恨不能每样都尝上一遍,只可惜大家都没有八戒的肚量,还是慢慢来吧。
除了味道,跑堂伙计的唱腔也十分别致,因为每到中午生意都异常火暴,所以伙计们往往大省口水,用他们听得懂的术语提醒厨房里面的师傅,比如你叫了一两鸡杂,那就是“幺鸡”,知道的是在吃面,不知道还以为这里是麻将馆。
如果那位客官有点耳背,又不幸叫了一两怪味面,那就有得瞧了,伙计叫了几声“幺怪”,你没听见,他就会继续扯着嗓子叫:“幺怪,幺怪在哪里。”弄得你答也不是,不答也不是,尴尬不已。
要吃面你最好早点去,晚了人多就没座了,特别是中午,连店旁的人行道到上都是吃面的人,坐个小板凳,面前放个高板凳权当饭桌,毫不理会过往行人,哧溜哧溜吃得满头大汗。
吃完面条,再叫声“小妹,来碗面汤!”把满口余香慢慢收拢入胃,悠闲的成都,吃一碗小面也是如此气定神闲。
(刘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