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1月18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年内你可看到个人信用报告  
 



    近日央行正在紧锣密鼓地建立个人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北京、重庆、四川绵阳等七大城市已从去

    年12月中旬开始试运行,目前部分数据收集工作已经完成,年内数据库将实现全国联网运行,成都市民将很快能看到关系自身的“个

    人信用报告”。

    据人行成都分行有关人士介绍,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向商业银行提供个人信用信息联网查询服务,主要采集和保存个人在商业银行的借还款(主要指各种消费贷款)、信用卡、担保等信息,以及相关的身份识别信息,该数据库目前共包括10万个信息数据。

    信用报告收集三大类内容

    根据央行提供的信息,个人信用报告实际上是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最基础产品。只要在银行有贷款或者信用卡的个人,就会自动拥有个人信用报告,其他的成年人也可以通过办信用卡的方式来拥有个人信用报告。

    有关人士分析说,这意味着只要你是成年人,就可以拥有个人信用,而其中的不良信息很可能成为下次与银行打交道的拦路虎。

    信用报告收集的个人信息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身份识别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二是贷款信息,包括贷款发放银行、贷款额、贷款期限、还款方式、实际还款记录等;三是信用卡信息,包括发卡银行、授信额度、还款记录等。另外,随着数据库建设的逐步完善,还将采集个人支付电话、水、电、燃气等公用事业费用的信息,以及法院民事判决、欠税等公共信息。

    只有银行和本人能看报告

    央行表示,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中的信息是商业银行和个人之间的借贷信息,只向个人的借款银行和其本人提供,不对社会公开。即便是银行的信贷人员,也不是人人都能查到个人信用报告。据人行成都分行透露,为保护个人和商业银行的合法权益,商业银行只能经当事人书面授权,在审核个人贷款、信用卡申请或审核是否接受个人作为担保人等个人信贷业务,以及对已发放的个人贷款及信用卡进行信用风险跟踪管理时,才能查询该数据库。

    个人则对其本人的信息具有知情权,个人在申请新的借款或信用卡时,可以从商业银行获得本人的信用报告。如果借款人对数据库中关于本人的记录产生异议,试运行期间,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征信服务中心或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反映,以便及时纠正错误。

    报告为个人积累信用财富

    据悉,银行以后将把汇集了各家银行庞大信息的个人信用报告当成贷款、办信用卡的重要依据。“以前有客户想在一家银行办理车贷或者信用卡后拒不还款,然后还想到另外一家银行去骗贷,以后他一定是寸步难行。”央行人士还强调,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成后,相当于为个人建立了一个信用档案,每一次按时支付水、电、燃气和电话费,以及按时向银行还本付息,都会为个人积累成一笔信誉财富,可以用作银行借款的信誉抵押品,为以后获得银行贷款提供方便。 (龚炅)

    ■新闻背景

    美国信用报告属于个人隐私

    个人信用报告是每个美国成年人都拥有的,并将跟着他一辈子。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1.个人识别信息,除通常的个人信息外,还包括社会保险号、工作、职务以及雇主信息。2.公共记录信息,包括个人破产记录、法院诉讼判决记录、税务扣押记录和财产判决记录。3.个人信用信息,包括每个信用账户的开始日期,信用额度和贷款数量、余额,每月偿还额,以及过去7年的贷款偿还情况。4.查询记录,包括查询人的名字以及查询目的。在这份报告的基础上,得出个人信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