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1月18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有钱人家娃娃反倒营养差  
 


    调查显示,十城市6岁以下儿童健康状况总体趋好,但南北差异明显

    日前,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与中国儿童中心联合公布了“中国十城市0-6岁儿童健康状况调查”。这项调查时间为2003年5月至2004年9月,调查对象为北京、上海、重庆、广州、哈尔滨、石家庄、济南、郑州、武汉和西安共10个城市抽取的8000名0-6岁儿童。

    照顾孩子近两成父母不工作

    调查结果:现今的孩子无疑是家庭的核心,已经到了可以左右父母生活方式的地步。调查中,城市三口之家比例最高,达66%;现有1个儿童的家庭比例高达95%。父母直接负责儿童起居、饮食的比例占调查人数的72.5%。父母中“无职业人员”的比例高达18%。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比例呈下降趋势

    。

    专家点评:“全职父母”的出现与孩子年龄小有关,部分父母为了照料孩子而放弃就业。一定比例的“全职父母”的出现,对婴幼儿早期身体的健康成长和亲子依恋关系的建立是十分有利的。

    总体趋好一成儿童营养不良

    调查结果:城市6岁以下儿童营养健康状况总体水平趋好。但是营养状况存在差异,营养不良患病率为10.6%,严重营养不良患病率为5.36%,儿童生长迟缓患病率为3.83%。营养过剩问题同样存在,5.95%的儿童超重,3.83%的儿童肥胖。调查还显示,我国部分城市0-6岁儿童身高、体重的平均值基本上都大于1995年的调查数据。

    专家点评:儿童挑食是造成营养问题的主要原因,与家庭经济条件没有直接关系。家长不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倾向,一味由着孩子,造成摄入的营养不均衡,而有很多营养成分有针对性地“补”效果并不好,必须综合吸收。

    健康状况南方儿童差于北方儿童

    调查结果:南、北方儿童营养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南方儿童患营养不良与生长迟缓病率明显高于北方儿童。南方儿童生长迟缓患病率和营养不良患病率分别为5.05%和11.85%,而北方儿童分别为2.52%和9.3%。

    专家点评:儿童健康状况不平衡与各地饮食习惯有关,部分南方地区存在“集体偏食”现象。此外,一些南方城市营养餐推广工作有欠缺。

    营养怪圈家庭越富裕孩子越不健康

    调查结果:按家庭月收入划分,在补充无机营养素(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又最易缺乏的营养物质,包括钙、铁、锌等)5项指标上,只有月收入低于1000元家庭的婴幼儿达标比例最高,超过了50%。5项达标率从高到低对应家庭收入依次为低于1000元、1001至3000元、3000元以上家庭的婴幼儿。调查还显示,很多家长在孩子8个月时仍未给婴儿添加豆制品、肉、鱼、蔬菜等辅食,造成孩子6个月后发育滞后于国外同龄人。

    专家点评:收入相对高的家庭由于工作紧张,生活节奏加快,较多的选择超市速食或快餐食品,而忽略了合理的膳食平衡。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盲目听从广告宣传,认为贵的食品就是营养好的食品。

    据新华社、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