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暗访发现,大量毒海货从山东沿海源源不断发往外地
“中国质量万里行”揭秘北京市场“柴油鱼”;养鱼的水里加上一些柴油,少量柴油能刺激鱼的血液循环,让鱼延长寿命。在沿海一些海货批发市场,有鱼贩给鱼虾加柴油或者福尔马林,给带鱼刷银粉。
市场
表面新鲜肚里腐烂变质
近日,做采购员的苏同化名在北京丰台一家农贸市场买了8条鱼,准备做一顿丰盛大餐与家人、朋友同享,但等到香喷喷的鱼上了桌,大家纷纷伸出筷子要品尝时,迎面却是一股难闻的柴油味。苏同仔细检查后发现,自己买回来的鱼竟然曾被用柴油喂养过。
而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的一位消费者也举报,他在一家饭店吃饭时,发现该店售卖的鱼中有很浓的柴油味道。有许多消费者反映,他们都曾有这样的经历,买回家的鱼,表面看十分新鲜,但剖开后却发现里面已经腐烂变质,异臭刺鼻。
一位鱼贩告诉记者,北京市场上有不少鱼是从外地运来的,有些鱼种如草鱼,在运输过程中很容易死亡,鱼贩就在养鱼的水里加上一些柴油,少量柴油能刺激鱼的血液循环,让鱼延长寿命。很多人都愿意买新鲜活鱼,所以活鱼就能卖个好价钱。
知情人
柴油“养”鱼甲醛水泡干货
调查中,记者遇到一位比较知晓内情的周保东(化名),他介绍说,海货分两种,一种是干货,一种是海鲜。活鱼用柴油养并不算严重的,在山东沿海有些鱼贩还用医院泡死尸的福尔马林泡干货,用银粉刷刀鱼,并且已经有部分这样的海货被偷偷送进北京市场。一位渔民介绍,在沿海一些海货批发市场,确实有鱼贩
给鱼虾加柴油或者福尔马林,柴油主要保持鱼生命更长一些,福尔马林则是为了使干货看上去更鲜亮且不变质。
一位郭姓老板道出个中隐秘:海货保鲜,都要加保鲜剂,比如双氧水、火碱、福尔马林等。福尔马林用来浸泡干货,可以存放更长时间不变质。火碱,亦称工业碱,也是用来泡干货的。鱿鱼用火碱发泡之后,一斤能发四斤,一般购买者根本看不出来。
郭老板向记者揭示了更多骗招:顾客买刀鱼,爱在阳光下看鱼鳞是否有银光,鱼身是否光滑,像不像一把刀。利用顾客这种心理,商贩在死刀鱼的身上涂抹银粉一类油漆,或者用水银进行“加工”,使得经过冰冻的刀鱼看上去如同新鲜的活刀鱼一样。也有商贩让刀鱼喝柴油,不仅显得更加鲜活,还能增加体重。据说,这些毒海货,从山东沿海源源不断地发往济南、大连乃至北京等地。
提醒
天长日久人吃了会致癌
国家食品工业研究院闫新民主任介绍,福尔马林是甲醛的俗称,其防腐能力特别强,五万分之一的比例即可抑制细菌生长。甲醛属于剧毒化学物质,浸泡过甲醛的海鲜制品和干货残留的毒素能够对人体肝、肾等器官和中枢神经造成损害,是国家严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闫强调说:“甲醛危害的机理作用主要是能使蛋白质凝固,天长日久,人吃得多了,存在身体里面,蓄积到一定的浓度,就会发生中毒现象,甚至致癌。”
对于柴油鱼和银粉刀鱼,闫新民说:“柴油和银粉对人体都有极大的危害,人体食用少量就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肠胃受到刺激会有剧烈反应,影响正常功能。”
辨别
“加工”海鲜专家细教区别
闫新民主任介绍:虽然用甲醛泡过的海鲜一般不太容易识别,但如果仔细分辨还是与正常的海鲜有区别的。就拿鱿鱼来讲,它浸泡过甲醛溶液后,会变得比较坚硬和结实,颜色更加鲜亮,而且表面粘液少,没有了鱼腥味。海蛎在浸泡过甲醛溶液后,皱褶显得很清晰,身上附着的粘液减少了。其他鱼类若用甲醛保鲜,则鱼体比较清洁,弹性比没有浸泡过的鱼好。表面上看鱼好像很新鲜,但鱼目浑浊,眼膜比较模糊。对于虾而言,它的体内有些特殊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下会变化,因此很难从外表上判断鲜虾是否浸泡过甲醛溶液。但被甲醛溶液浸泡后的虾不易破碎,放在鼻下能嗅到一股药水味。
(据中国质量万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