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2月01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2004年全国登记失业率下降0.1个百分点  
 



    2004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出现多年来的首次下降。这是否意味着失业率持续上升的“拐点”已经出现?日前国家统计局局长李德水谨慎表示,目前还很难下这种结论。

    李德水说,失业率是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去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出现下降是好现象。根据国家统计局抽样调查,调查失业率去年也是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得益于经济的良好发展以及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量工作。2004年城镇新增就业980万人,比预期目标多80万人。

    但失业率以后会否持续下降,李德水表示目前还很难下结论。中国经济发展和世界经济发展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如果经济增长速度明显下降,或者技术水平提高等因素,失业率会发生变化。另外还有人口增长因素。

    他还提到了去年珠三角和长三角部分地区出现的民工荒现象,并用一句话概括了这种现象的原因:“随着农业劳动力边际效益的提高,主要是去年农村形势好、农民收入增加,如果农民工的工资还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那么中国农民工的供给就不会是无限的。”

    他解释说,局部地方发生民工荒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农民工工资水平太低,比如珠三角地区,根据统计局的调查,平均工资只有每月600元左右,这一代农民工的工资收入水平和他们父辈多年前打工的水平差不多,而经济发展得这么快,这公平吗?企业的老板们也应该反思,需要提高待遇,农民心里有一本账,自己会权衡的。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