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2月01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大学生寒假打工要擦亮眼  
 



    又到寒假,成都各大高校一下子多出了很多兼职招聘广告。日前有关部门提醒,大学生寒假兼职一定要擦亮眼睛,做到细看、多问、维权。

    兼职广告涌进校园

    在一高校内,海报栏里密密麻麻贴满兼职招聘广告。招家教、导游、翻译、促销员、服务生……种类繁多。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部分广告暗存陷阱。比如,有的广告上只有:“促销知名手机,促销知名食品……”没有促销产品的名称,也没有公司名字。

    近日,记者按一则招聘广告上的电话打过去,询问招聘单位名称,对方却告之是中介公司,保证能帮忙找到工作,并邀请记者马上去面试。大二女生黄可欣对记者说,根据一兼职招聘广告,她应聘上了一公司兼职销售。对方居然开口就要收400元服装费用,吓得她立即谎称要回老家过年不干了。

    看清中介三证一照

    省劳动保障监察总队日前提醒,最好到正规的大型职介中心找兼职工作。如果是通过一些张贴小海报的中介公司,那一定要仔细查看中介公司的三证一照:税务登记证、职业介绍许可证、收费许可证和营业许可执照。

    目前,有些不法分子利用虚假招聘骗取应聘者的钱财。因此,社会经验不丰富的大学生一定要仔细审视分析各类信息。比如,招聘广告中未提及兼职单位名称、具体岗位、职责,只一味强调薪酬待遇高,或只留了一个手机号码,没有公司名称和具体地址的,那一定要当心。同时,按照有关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保证金、培训费、服装费和建档费等。

    保护隐私注意维权

    不少大学生由于求职心切,经常会在应聘资料上不但留下自己的手机或小灵通号码,还将家庭地址、电话也一并留下。中华英才网有关人力资源专家提醒大学生,在求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自己的隐私,对于一些过于私人的信息可以不予透露。否则,可能会给求职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同时,兼职者不要盲目追求高薪而忽视了自身的安全。假如对方是个不知名的公司,在面试时最好看一下公司的有效证件,以确保其是正规公司;应当和对方签订一个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比如工作时间、加班、报酬等都做一番约定。若以后发生纠纷,才可以此据理力争,维护自己的权益。

    (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