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张患感冒后,自行到药店购买了感冒药服用。次日起床后,他仍感觉有些头痛,便加服了两粒感冒药,然后急匆匆地赶到郊区,参加表哥的婚礼。在婚宴上,小张喝了不少甜米酒。
两个星期后,小张出现了厌油、恶心、呕吐等症状,且体力渐感不支。于是,他来到了医院。医生仔细询问病史后,又给他做了各种检查,最后诊断为急性重症肝炎,而且,肝炎的发生与服感冒药同时又饮酒有密切关系。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感冒药种类较多,其中有一部分感冒药主要含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此类感冒药能缓解感冒时的头痛、发热等症状,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既安全又有效的解热镇痛药物。但是,在服用这类药物时,不宜饮酒(包括果酒及米酒)。这是因为乙醇进入人体后,可使体内谷胱甘肽迅速减少,致使对乙酰氨基酚生成的代谢产物N-乙酰对苯醌无法与谷胱甘肽结合,而转向与肝、肾细胞结合,从而造成肝、肾组织的损伤,严重时可导致肝坏死。
另外,乙醇还可增加对乙酰氨基酚对胃肠道的刺激作用,严重者可引起消化道出血、溃疡。
所幸小张治疗及时,住院一段时间后,很快恢复了健康,但教训是深刻的。 (副主任医师晓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