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午8时44分,著名国画家、时装设计师、导演陈逸飞因抢救无效,突然在上海华山医院病逝,享年59岁。据悉,陈逸飞有长期的肝病史,而最近因为在浙江富阳赶拍电影《理发师》,过于劳累,4月6日因胃穿孔不得不住进了华山医院。10日上午,陈逸飞的病情突然恶化,上消化道大量出血,经抢救终告不治。
劳累是现代都市人的通病,然而,在一起又一起因过劳而进去的生命面前,活着的人们是否应该把飞奔的步伐稍稍放慢,关注一下生活本质的意义呢!工作是为了生活,而生活绝不仅仅意味着工作……
明日是陈逸飞遗体告别的日子,愿陈逸飞安息,祝千千万万日夜奔忙的人们告别辛苦,迎来健康和幸福。
专家访谈
从亚健康到过劳死
为解析过劳死,近日记者专门采访了亚健康专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袁云娥所长。
袁云娥指出,目前过劳死已经不仅仅发生在体力劳动者身上,脑力劳动者已经成了过劳死的主要受害者。在我国,30到50岁青壮年过劳死现象日益突出,每年有上百万中国人因此离开人世。有人甚至认为过劳死是白领杀手,它谋杀的主要就是社会精英分子。
研究发现,“过劳死”的前五位直接死因是:冠心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过劳死与一般猝死几乎没什么不同,但它隐蔽性较强,先兆不明显。发生过劳死的人在突然死亡前往往处于亚健康状态。如今,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已正式将引发过劳死的罪魁—————亚健康命名为“慢性疲劳综合征”,而亚健康人群无
疑正是“过劳死”的预备军。
亚健康和过劳死是如何发生的
袁云娥指出,社会变革与激烈竞争,各种矛盾、利益冲突;超常的压力带来的身体紧张状态;个人要求过高带来的心理压力,无节制地享受物质生活,生活无规律;熬夜、吸烟、酗酒、缺少运动、户外活动少等不良的生活方式;饮食不均衡带来的“营养代谢紊乱”加剧;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的生活环境受到污染、生存条件恶化……这一切,使现代人尤其是白领阶层面临着亚健康的威胁。
亚健康的杀伤力有多大
袁云娥介绍,在我国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大约占总人口的60%。还有调查发现,白领阶层是亚健康的主要人群,企业管理者有85%以上处于亚健康状态。但这些人在医院进行化验或者影像检查时,往往找不到病因所在。
亚健康状态容易导致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如恶性肿瘤、高血压和冠心病等;而亚健康的突然暴发,往往就会引发我们所说的过劳死。
逃脱亚健康包围
袁云娥指出,健康-亚健康-疾病三者之间是互相转化的。人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神经、心脏、消化、免疫、内分泌等系统都会发生损害,出现亚健康,如果不及时控制就会转化为疾病。下面就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来谈谈如何防范亚健康。
■心理减压
培养读书的好习惯,为生活减压;把握机遇,避开风险,既积极进取又要知足常乐;乐观豁达,不过于追求完美,给自己和他人过大压力;善于与他人合作,创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有节奏的生活、工作,劳逸结合;压力太大时及时寻求援助;培养一种兴趣,学习一两种放松的技巧,如太极、听音乐等。牢记四个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运动是散步,最好的心情是宁静。
■生理解压
合理调整饮食,三餐营养合理搭配,不要不吃早餐。少吃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品,减少甜食和钠盐的摄入。要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豆制品等食物。
适量运动,坚持体育锻炼,每周不少于3次有氧运动,每次不少于30分钟。
适度休息,定期体检,20岁以上者要每2年到3年做一次,30到45岁人群每年一次,45岁以上人群每年两次。但要尽量避免伤害性检查。
此外,还要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糖尿病等原发病。出现心绞痛或心律失常时要认真医治。 (杨凤立)
什么是过劳死
过劳死的概念是由日本学者最早提出的。过劳死通常是指由于长期疲劳所引起的、排除了突发疾病的不明原因的猝死。还有学者把因过度疲劳引发或促发其他致死性疾病所造成的死亡,也归入过劳死范畴。
过劳死主要青睐三种人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人承受着超负荷的工作强度,过劳死正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们。据介绍,“过劳死”主要“青睐”三种人:⒈有钱人,特别是其中只知消费不知保养的人。⒉有事业心的人,特别是称得上“工作狂”的人。⒊有遗传早亡血统又自以为健康的人。
过劳死的预防方法
⒈淡泊名利,要注意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要过分追求权力、金钱等身外之物。
⒉量力而行,凡事不要硬撑硬扛,要学会休息,懂得适可而止。
⒊丰富生活,除了工作和学习之外,多参加一些活动,如做一项有氧运动,到大自然中旅行,参加一个歌舞晚会,走亲访友等。
相关链接
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只有53岁
上海社科院最新公布的“知识分子健康调查”显示,在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北京,知识分子的平均寿命从10年前的59岁降到调查时期的53岁,这比1964年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时北京人均寿命75.85低了20岁。
据近年一项在上海、无锡、深圳等地对1197位中年人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显示,66%的人有多梦、失眠、不易入睡等现象;经常腰酸背痛者为62%;记忆力明显衰退的占57%;脾气暴躁、焦虑占48%。还有调查结果表明,慢性疲劳综合征在城市新兴行业人群中
的发病率为10%至20%,在某些行业中更高达50%,如科技、新闻、广告、演艺、出租车等行业。
过劳死的个危险信号请您逐一对照
27
如何防止过劳死呢?日本公众卫生研究所的科研人员曾对日本过劳死高发现象作过详细研究,从预防角度,他们列举了27种过劳症状和因素:
⒈经常感到疲倦,忘性大;⒉酒量突然下降,即使饮酒也不感到有滋味;⒊突然觉得有衰老感;⒋肩部和颈部发木发僵;⒌因为疲劳和苦闷失眠;⒍有一点小事就烦躁;⒎经常头痛和胸闷;⒏发生高血压、糖尿病,心电图测试结果不正常;夜体重突然变化大,出现“将军肚”;紒紛禌几乎每天都聚餐饮酒;紒紜禌一天喝5杯以上咖啡;紒紝禌经常不吃早饭或吃饭时间不
固定;紒紞禌喜欢吃油炸食品;紒紟禌一天吸烟30支以上;紒紡禌晚上10时也不回家或者12
时以后回家占一半以上;
紒紣禌上下班单程占2小时以上;紒紤禌近几年运动也不流汗;
紒紥禌自我感觉身体良好而不
看病;紒紦禌一天工作10小时
以上;紓紛禌星期天也上班;紓紜禌经常出差,每周只在家住
两三天;紓紝禌夜班多,工作时间不规则;紓紞禌最近工作变动大;紓紟禌升职或者工作量增多;
紓紡禌近来加班时间突然增
加;紓紣禌人际关系突然变坏;
紓紤禌最近工作失误或者发生
不和。
研究者认为:在上述27项中占7项以上即是过度疲劳有危险者,占10项以上就可能在任何时间发生过劳死。即使说不占7项,在第1项到第9项中占两项以上或者在第10项到18项中占3项以上者也要特别注意。
有危险症状和因素的人,应立即到医院检查或按医嘱改变晚回家、饮酒、吸烟等不良习惯。有过劳死因素的人不一定吃营养药或住院,而要重建或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总之,白天努力工作,晚上下班就回家,充分休息并适当吃些营养品,是防止过劳死和保持健康的最好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