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一种不得已的补救手术,却被医院当作谋取效益的一种手段,为之推波助澜。
北京上海等城市医院剖腹产婴儿均在50%以上
主要人群:城市产妇普遍实行剖腹产,采取自然分娩主要是经济实力较差的阶层和农民工
可见,剖腹产已上升为社会地位和经济实力的标志,同时成为一种流行时尚。下腹留有一道刀疤居然被视为21世纪中国“新女性”身体特征。难怪在医院里自然分娩的产妇倍感失落和自卑
,人们都在说剖腹产的种种好处:婴儿的脑部避免了阴道挤压,智力高于自然产儿,其头型更为漂亮;剖腹产使阴道不至于松弛,有利产后夫妻性生活和婚姻质量;剖腹产有利于保持体形。在恶俗的攀比风下:剖腹产手术被视为丈夫和公婆对产妇的一种宠爱与奖赏。可实际上这显然是技术误导和价值混乱造成的恶俗现象。
在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剖腹产比例在10%至15%左右
主要人群:高龄产妇和生育功能性缺陷的产妇
在生理上,欧洲人女性盆骨倾于男性型提高了分娩难度,但即便如此,欧美国家医院一般不主张剖腹产,产妇以及家属普遍认为自然分娩是一个幸福而完美母亲所必须接受挑战的考验,也是一个女人享受骄傲和尊严的要素,并有利增高母婴日后的感情和赢得丈夫的体量和尊敬。
专家观点:
剖腹产的好处避免了自然分娩过程的疼痛,对于解决母婴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显得不可取,剖腹产只能是限于产妇和婴儿的病理因素的补救手术。
经济效益至上
如今许多产科医生的助产技术越来越不胜任,只能依赖剖腹产,更不愿意承担责任。关键在于一个“钱”在作怪,自然分娩对医院创收和效率也构成威胁,一个剖腹产手术通常只需2个小时左右,可自然分娩则需要10小时左右才能生下孩子,这需要付出巨大的技术和人力,而且效益不大。相比之下,剖腹产显得干净利落。
新母亲不愿为之付出
中国新一代城市父母也是值得关注的人群,他们的忍耐力和独立性更是不敢恭维。他们不仅赶上城市率先实行计划生育,同时成长于物质条件发生突变时期,其父母恰恰尝过物质匮乏的苦头,随着物质条件一下改善,做父母的总在孩子身上尽量避免自身曾经历的不幸,从而造成一种穷人暴富的心理定势,除了溺爱子女之外,并造成下一代的毅力不足和养尊处优的性格,这是新一代城市母亲的通病,导致她们压根儿没有勇气去面对健康而自然的分娩,更不懂得天伦之乐和为人之母所必须付出牺牲。
综上所述,如果农民们在经济条件允许下,也向城里的妈妈们看齐,那将对整个民族未来造成巨大危害。因为,一个优秀民族首先离不开母亲的坚强和勇敢。
(许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