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5月03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中国为何反对全面禁止克隆人研究  
 


    第59届联合国大会法律委员会在对《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进行表决时,中国投了反对票,我国为何反对全面禁止克隆人研究呢?

    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有何区别所谓克隆技术,是将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置入卵子中,使其发育成克隆囊胚,以之进行克隆研究。

    生殖性克隆和治疗性克隆最大的区别是应用的目的不同。生殖性克隆是在形成囊胚阶段时,把它再放置到动物或者是人的生殖道里去,目的是产生一个完整的人———这就是所谓的“克隆人”。而治疗性克隆实际上是在形成囊胚以后,把囊胚破坏掉,只取其中的胚胎干细胞,将其分化成人类各种各样的功能细胞,进而重建人体组织,乃至器官移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对于以“克隆人”为目的的生殖性克隆技术,由于其有违人伦,世界各国自然是众口一词地反对。但以治病救人为主要目的治疗性克隆技术,则成了两大对立阵营的分水岭。中国、英国、瑞典、日本等国认为,治疗性克隆在治疗人类各种疑难疾病方面前景非常广阔。因此,治疗性克隆不应在禁止之列。但以美国等为主的一些国家则坚持认为,即便是处于实验阶段的胚胎,也是生命,也应该得到尊重。此外,只有全面禁止所有形式的克隆人研究,把“克隆人”的漏洞完全堵死,才能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组织和个人钻空子。

    中国明确反对生殖性克隆一直以来,中国的态度很明确,反对生殖性克隆,但不禁止治疗性克隆技术的研究。这一态度,早在2004年1月由科技部出台的《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中就有明确规定。

    《联合国关于人的克隆宣言》通过后,中国代表团对媒体表示,中国之所以投反对票,并不是反对禁止克隆人,但《宣言》中的“禁止”一词很容易被误解为禁止包括治疗性克隆在内的一切形式的克隆,这与中国的一贯态度不符,是中国所不能接受的。

    人的受精卵或者胚胎是否等同一个生命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认为,受精卵或者胚胎就是一个生命。因此,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即治疗性克隆的研究在伦理上也是不被接受的。

    而我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则认为,生命是在胎儿发育成形或出生之后才开始的。目前,中国和英国等一些国家所认定的标准,是人的受精卵发育14天后,神经系统才开始发育,才具有感知能力,才具备一个生命的雏形。反过来,以发育不超过14天的受精卵胚胎进行治疗性克隆研究并不违背伦理。

    人类可能依靠克隆性治疗技术攻克疑难病症北京大学干细胞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干细胞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李凌松教授说,随着研究的深入,治疗性克隆技术可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治疗性克隆通过细胞核移植的方式可以制造病人自身的胚胎干细胞,用这样的干细胞分化成病人所需要的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就可避免器官移植或细胞移植的免疫

    排斥反应。根据这种思路,人类至今还未攻克的糖尿病、老年性痴呆和帕金森氏综合征等疑难疾病,有可能最终依靠治疗性克隆技术得到彻底根治。

    美国支持全面禁止克隆人动机何在由于美国的科研机制是国家支持和私人研究并重,所以,一旦通过一项全面禁止克隆研究的国际公约,虽然能约束其对克隆研究的国家投入,但对美国国内大量对克隆研究有着浓厚兴趣、愿意投入大量经费的私人机构来说,不会受到太大影响。反倒是对以国家为科研投入主体的中国等国家,一旦签署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则会深受限制。

    对于在干细胞研究方面已经步入了世界先进水平行列的中国,面对如此广泛的应用市场,当然不愿在这样的尖端技术上落后。 (据中国人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