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5月03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98岁石璞教授的养生之道  
 



    原四川大学外文系副主任、我国著名的外国文学专家石璞教授,今年已是98岁高龄,却依然身心健康,耳聪目明,思维清晰,行动自如。她之所以能老当益壮,就在于把“生命在于运动”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几十年坚持不懈。

    早在1924年在成都女师附中就读时,她就爱上排球运动,经常与同学们在网上进行“激烈对抗”。1929年在清华大学外文系学习时,又开当时女生不下游泳池的风气之先,勇敢地随国际知名的体育专家马约翰教授学习游泳,练出了一身好水性。1933年在杭州一中教书时,炎夏常去游泳,周末假日,则常与同事们爬山健身。青年时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为她一生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健康基础。

    1936年,石璞由杭州回到故乡成都,在四川大学外文系任教,尽管教学、科研任务繁重,她仍十分重视身体健康。她常说:“教师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多培养人才,多出科研成果,为国家多做一点贡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年逾古稀的她,向董效曾教授学习“太极气功十八法”,向张祖斌先生学习“115式杨氏太极拳”,每天坚持晨练,风雨无阻。假期还参加川大老体协组织的团体游山活动,登青城,上天台,锻炼脚力,增强体质,从而在教学科研上又做出新的成绩,培养了10多名硕士研究生。她的《西方文论史纲》荣获四川省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荣誉奖,并收入《中国八五科学技术成果选》。

    由于坚持健身,体质增强,石璞八十岁以后,还与川大一些老人结伴外出旅游或参加彼此的生日聚会,交流保健心得,学习长寿秘诀。她常常写字,练指画,与同道切磋画艺,欣赏音乐,同唱昆曲,生活丰富多采。由于她乐观开朗,心气平和,又坚持生命在于运动的原则,练拳养生无一日懈怠。血压、心律趋于正常,伤风感冒多年不犯。2000年被评为“四川省健康老人”。许多教师纷纷向她请教养生之道,她朗朗作答说:“‘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要注意身体保健,经常适当地参加体育运动,有利于预防疾病,延年益寿。但是仅仅参加体育运动还是不够的,心理上不健康也会生病,所以还需要精神上的配合,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遇事要有开阔的心胸,不生气,不呕气,心气平和,才有利于健康长寿。” (萧源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