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5月24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12岁博士寿星的长寿之道  
 



    112岁的张振华博士是我国年纪最大的高级知识分子。她满头银发,面色红润,精神饱满,思维清晰,虽耳欠聪而眼明亮,不戴眼镜能看书写字,见者无不惊叹。

    张振华1893年11月30日生于四川隆昌一个军人家庭。1921年秋赴法勤工俭学前,她在上海受到孙中山先生的亲切接见。在法国留学时,经蔡和森介绍,她有幸结识了周恩来、邓小平。在德国苟延根大学学习时,又与朱德成了同学,还同一些后来的中共高级领导人成了朋友。1930年获法国里昂大学博士学位,曾在巴斯德学院任研究员。1933年回国后,曾任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生物系教授。1956年3月任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室参事至今。

    曾被誉为“东方第一女性”的张振华,乐观开朗,善于养生。她常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要提得起放得下,人老了更要多想开心的事,千万不要自找苦恼,忧思最伤身体。”她生活规律,饮食有节。早上6点起身,喝蜂蜜水一杯,在床上做扩胸、转颈等健身活动,漱洗后用百雀羚揉搓面部,润滑皮肤。8点早餐,喝牛奶一杯,吃一个鸡蛋,一个花卷,或者喝稀饭、芝麻糊。饭后看报纸、电视了解天下大事,小睡1小时。12点午餐,两菜一汤,以植物油炒菜为主,喝一小杯红葡萄酒,以促进血液循环。15点喝一杯牛奶。18点晚餐,以素菜为主,午、晚餐均吃一两多米饭。晚饭后看电视。21点又喝一杯牛奶,随即洗脚就寝。平时多吃香蕉、桃子等易消化的水果。由于她养生有道,脸上红润光泽,皱纹浅而少,看上去不过80多岁。

    作为市参事室的终身参事,张振华深感晚年的幸福。百岁老人每月有100元的生活补贴,不久前又增加了工资,生活越过越好。2001年6月10日,德国电视台的塔米拉·魏司女士在成都艺术中心举办“老四川老照片”展览,展出了她祖父弗里茨于清末民初在成都任领事时拍摄的200多张关于四川的老照片,得知张振华早年与朱德在德国苟延根大学学习过,特邀她作为贵宾到场剪彩。2002年8月16日,塔米拉作为纪录片导演,又专程来成都水碾河北三街她的家中拍摄专题片,把她的传奇经历介绍给德国人民。这些都使她深感愉快,她乐呵呵地说:“我每天的日子犹如阳光般灿烂。”

    党和政府对于跨越三个世纪的博士寿星张振华十分关怀。成都市人民政府参事室特在市二医院为她订了一张家庭病床。每周一、四上午,主管她的易志强医生都要来家中为她检查身体,进行按摩。至今她心跳70,血压80-120,与年轻人差不多。张振华现由83岁的付玉彬婆婆照顾生活。儿子刘彦邦去美国后,孙女刘一虹常来看望她,使她深感欣慰。她每天下午都要同几个邻居老太婆打4小时的养生麻将。目前,她身板硬朗,声音宏亮,一气聊两三小时毫无倦容。她说:我要争取多活几年、十几年,享受小康社会的幸福生活!” (萧源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