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志愿就是选择人生道路,必须慎之又慎;精心设计的高考志愿甚至可以使考生提高一个录取批次;在分数一定的基础上,填志愿是以学校为重还是以专业为重,这的确是个令人头痛的问题———
看分填志愿利弊要认清
今年四川将首次实施的看分填报志愿,对考生来说有利有弊。有利的方面一是考生交志愿表的时间延长了。原来估分填报,考完后10天内就得交志愿表,而今年则安排在通知考生成绩之后、7月5日前填报,其间有近一个月的时间,考生和家长有更充足的时间研究并制定策略。
二是有利于“本科定位”。7月5日填报志愿前,本科分数线已经划定并公布,这意味着填报志愿时,考生已明确自己是否上本科线,这有利于考生进行自我定位。但此项有利因素并不适用于专科考生。因为按四川的日程安排,专科第一、二批录取分数要到7月20日才予以公布,这意味着,考生填报专科志愿时,对自己是否上专科线并不明朗。
三是考生“段位”明朗了。今年公布高考成绩后拟公布“段位”,即各分数段分别有多少人。往年,考生填报志愿时主要参考前几年的录取分数线,今年知道了自己的相对位置,有利于考生量体裁衣。
不利的方面一是容易导致冷热不均。估分填报志愿时,由于许多不确定因素,考生填志愿倾向于保守,志愿相对分散。实施看分填志愿后,家长和考生认为不确定因素少了,填报志愿往往更胆大,容易出现一窝蜂现象。
二是中心城市、发达城市的学校将更加拥挤。一项抽样调查表明,去年四川的30多万考生中,有60%以上的考生第一志愿填报成都高校,高分考生最大的地域热点则是北京、上海。据预测,今年中心城市的拥挤状况将较去年更甚。
三是原来本、专科“二次填报”志愿可能变为“一次填报”,使中低分考生填报志愿的风险加大。
听听师哥师姐怎么说
选名校的冷门专业还是普通校的热门专业,我们还是看看师哥师姐们怎么说。
毛烨(证券公司研究员,经济学硕士):牺牲热门专业受最好的教育
如果可以再选择一次的话,我更愿意到名校念数学这样一些相对冷门的基础学科,而不是到二流大学学经济。名校师资强,讲座多,有学术氛围,身边的同学又相对更为优秀,这些都是一般院校没法比的。况且,一些冷门专业是基础。本科是通才教育,最重要的还是打基础,以暂时牺牲热门专业为代价来受全国最好的教育是值得的,专业方面的缺陷可以在研究生阶段弥补。
许健(包装工程专业大四本科生):冷与热是变化着的
当初为了进名校,我选择了服从调剂。看到录取通知书上“包装工程”这个前所未闻的专业,我还是丝毫不后悔自己的选择。一个专业不为人所知并不说明这个专业不好。而且,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专业的冷和热是变化着的。大家一窝蜂地挤热门,毕业的时候可能就供过于求了。相反,进来的时候是冷门,毕业的时候也许就是热门了。事实证明了我当初的想法。如今大四了,我们这个专业的就业都还挺不错,大家都在挑就业单位。这也算是名校与就业兼顾了吧。
张莹(传播学专业大三本科生):进了名校再说
谁都有名校情节。名牌院校就像是学生的身分标签一样,在中国这个十分重视学校品牌的社会,从某种程度上说,学校就是学生步入社会某一层次的通行证。不同的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平台不一样,学校地位可能决定一个人以后的活动舞台和生活空间,在这方面名校有普通院校无法比拟的资源优势。所以,我觉得不管专业怎样,先进了名校再说。而且,进去之后也不用太为冷门专业发愁———现在不是流行辅修和双学位
吗,对本专业不感兴趣,你还可以去修感兴趣的专业嘛。
吴琴(IT工程师,图书馆学学士、计算机硕士):没有面包的时候面包是最重要的
热门专业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肯定是不坏的选择。冷门也好,热门也好,谁也不能保证哪个专业永远不会过时,但热门专业至少能保证你毕业后找到一个不算太坏的工作。真正到求职现场拼搏一番,你就会发现,专业对口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一些国企和国家机关。本科时去求职,虽然我们也学了很多与计算机相关的东西,但人家一看专业名称就不理我们,工作很难找。没有面包的时候面包是最重要的,一份不赖的工作的好处在于,有了它,你可以比较从容地规划自己的人生。
凌青(律师,计算机学士、法学硕士):会干活最重要
如果在名校只能念冷门专业的话,我宁愿上普通学校的热门专业。现在已经不是扛着一个名校牌子就可以满处跑的时代了,大家都变得现实了。一些跨国公司可能确实不限专业,他们只看重应聘者的能力,把人招来后自己花大力气培养,但那只是少数。绝大多数单位都会想,如果你不能给我带来什么实在的好处,就算你是名校的硕士、博士,又有什么意义?反过来说,你要是能帮我编程,能帮我修机床,我又何必计较你的出身呢?从哪里来不重要,会干活才是最重要的。
卫林(麻醉学专业大四本科生):选学校的招牌专业
不管是名校还是一般大学,我都不一定会选太热门的专业。现在一些学校,为了好招生,热门专业一哄而上。随便拉几个专业上沾点边儿的人,就能凑一个系,开一个专业。这样的热门专业,念四年出来可能什么都学不到。其实很多大学都有一些传统的招牌专业,比如我们学校的麻醉学专业,它可能不著名,招生时的分数也不太高,但它在小范围内有很好的影响。这些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找工作反而出奇地容易。
听听专家的建议
师哥师姐们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反而让人一头雾水。那就让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专业氛围综合考虑
在分数一定的基础上,选择学校还需要考虑很多因素,除了分数线外,学校的专业实力、名声、校风、氛围、位置等都需要综合考虑。
学校的专业实力和学校的文化氛围最重要。如果自己有了明确的人生目标和专业倾向,那么专业实力是第一位的;如果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那么学校的文化氛围更重要,因为这种氛围可以对考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如果是前一类同学,在自己的实力允许的前提下,选择专业实力强的学校。如果是后一类同学,则应该选择综合类学校,因为这类学校开设的专业多,便于博采众长,也有利于今后可能的调整。
当然,如果目的是为了只被某一所学校录取,为了稳妥可以填报该校的冷门专业;而如果看重某一专业,可以适当降低对学校名气的要求,而选择分数较低学校的同类专业,这样录取的可能性才比较大。
尊重兴趣
许多家长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头上,希望他们学这个学那个。但孩子如果不喜欢学某个专业,大学四年对他们来说就会非常痛苦。只有有了兴趣,才可能把专业学好。因此选择专业首先要看兴趣。
符合学习特点
许多同学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兴趣或志向,因此选择专业的依据就应该是自己的学习特点了。心理学讲多元智能,是说每个人在不同的智能方面都有各自的长处。有人擅长演讲,有人擅长数学,有人画画很好,有人体育不错。大学专业的选择要根据自己的长处。如果说基础教育更强调补短,大学教育就要扬长了。如果你的数学不好,就不要选择对数学要求很高的金融;如果你的美术并不突出,那么也不要选择建筑设计。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如果根据学习特点选择好专业,今后成功的可能性会更大。
强调基础
大学已经开始专业教育了,但本科阶段仍然需要打好基础。因此,如果说是一门专业性强的学科和一门基础性比较强的学科相比,我更赞同大家选后者。因为学好专业易,打好基础难,而某个科目的基础理论如果学深学透了,具体到专业时,只要学习得法,会很容易上路的。
长远发展
家长们给孩子选择专业,往往希望孩子选一个热门的专业,认为这些专业就业前景好,赚钱多,认为冷门专业找不到工作。这当然是有道理的。但也应该把眼光放得长远一点,现在热的专业以后可能会冷,现在冷的专业以后也可能会热。同时,热门专业报的人多,今后竞争的人也多;冷门专业报的人少,今后竞争的人也少。另外,“专业对口”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今后社会的发展变化会很大,学什么不干什么的,大有人在。只要基础打好了,学什么都不会挡住人成才。
选专业切不可望文生义
在选专业时,面对一些名称相似的专业,一些家长和同学常常会因为望文生义而造成诸多遗憾。为此,对一些容易混淆的专业作一些介绍。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学
生物科学是研究自然界所有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偏重于培养理论研究人才。
生物技术是应用自然科学及工程学的原理,对微生物、动物、植物体进行加工以提供产品来为社会服务的技术,偏重于培养应用性研发的人才。
生物医学工程学主要研究利用电子信息技术结合医学临床对人体信息进行无损或微损的提取和处理。本科生毕业后可在生物医学工程及计算机、通信、自动控制等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和应用技术工作。
▲应用化学与材料化学
应用化学专业在培养化学专业的基本素质的同时,突出培养学生在应用开发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方面的意识和能力。
材料化学专业主要研究新材料的制备、加工、结构、性能、应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学生毕业后能从事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开发工作。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以基础数学和应用数学为主要方向,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理论基础和借助数学与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课题的能力。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研究以信息产业计算机、自动化、通讯等为中心的基础理论、应用基础理论并密切联系实际的应用性学科,包括四个研究方向:计算数学、控制科学、信息科学和运筹科学。
▲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
行政管理专业培养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侧重于培养适合在教育、科技、体育尤其是医疗卫生领域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性人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从事计算机软件、硬件和应用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应用与教学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学生掌握应用信息论、电路与系统理论、电子学技术及计算机技术以获取、传输和处理信息、设计电子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临床医学五年制与临床医学八年制
临床医学五年制可获得医学学士学位,培养具有
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专业技能、掌握现代医学科学理论和技术、能从事临床实际工作的通用型医学人才。
临床医学八年制可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培养科学基础宽厚、专业技能扎实、综合素质高的高层次临床医学人才。
▲社会工作与社会学
社会工作专业按照国际标准训练学生分别针对个人、社区、专业机构、政府部门的理论和技术,多角度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恰当应对变化”等方面综合素质。
社会学专业培养具备较全面的社会学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较熟练的社会调查技能的专业人才。
▲汉语言文学与汉语言
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培养在中国文学方面从事科研教学和理论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各企事业单位中与语言文字工作相关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汉语言专业培养在汉语和对外汉语方面从事科研教学和理论工作的专门人才,以及各种企事业单位中与语言文字工作相关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力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