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07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自我调理度“苦夏”  
 



    盛夏酷暑,有些人(尤其是女性)感到不舒服,困乏难禁,不思饮食,身体日渐消瘦。但一到秋凉,这些症状则不治而愈。这就是民间所说的“苦夏”,医学上称为“疰夏”。

    据临床上的一些病例资料统计,一些女青年每年出现的“苦夏”现象,大多是属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引起的,并非器质性病变所致。由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失调,人体体温调节中枢也会发生功能障碍,产热和散热功能亦趋于紊乱,于是就引起了功能性低热。病人除低热波动在37.4℃-37.7℃之间外,还多伴有全身倦怠无力、食欲不振、腹胀纳少、心悸、出汗、失眠、多梦等神经衰弱症状。少数病人还可伴有月经不调、白带增多、腰酸、浮肿等一系列妇科症状。

    造成“苦夏”的另一个原因是身体和气候不相适应。众所周知,水和盐都是人体生长发育和维持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须的基本物质。夏季气候炎热,人们大量出汗,汗液带走了很多水分和盐分,使身体的电解质失去平衡,所以就出现浑身酸懒无力等症状。另外,人们吃进的食物,在胃肠道里要消化、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胃肠壁粘膜血管扩张,需要的血液也相应多一些,但是,由于天气闷热,人体的热量需要通过出汗向外散发,排汗会使皮肤的血管扩张,这时皮肤所需要的血液也要多一些。这样就使胃肠壁粘膜血管中的血液相对缺乏,胃液、胃酸的分泌也随之减少,所以影响了食欲和消化。

    对待苦夏,应从饮食和睡眠两方面着手。

    夏季饮食调养首先要解决吃不下的问题。为了增强食欲,可做些诱人食欲的饭菜。饮食以清淡少油易消化为主。大豆含有优质蛋白质和多种营养,可弥补动物性蛋白的不足。所以,大豆制品是夏季理想的食品。绿豆是极好的消暑食品,并富含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多种氨基酸及卵磷脂,因而可吃一些绿豆食品,如绿豆粥、绿豆饭、绿豆汤等。夏天瓜果蔬菜多,应多吃些维生素含量丰富的新鲜瓜果蔬菜,如西瓜、南瓜、茄子、四季豆、番茄、黄瓜、丝瓜等。还可做些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凉拌菜吃,在菜中放些蒜泥或醋,既开胃,又可预防肠道传染病。另外,可喝些淡盐水等,补充体内的水分和盐分,保证排尿通畅,起到内洗作用。

    保证睡眠也很重要,在高温的夏季,人体新陈代谢旺盛,能量消耗大,人体容易疲劳。因此,要注意保证足够的睡眠,夜间睡眠不足可用午睡来补充。此外,还应适当参加运动等,以提高人体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增强体质。

    女性出现的“苦夏”现象,有时可持续长达数年,但身体一般状况良好,夏季发热、食欲减退、头晕、乏力等症状较重,冬季症状相对缓解。症状较重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谷维素、维生素C和B1,这有利于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消除高热,改善症状。中医认为本病多由阴虚而引起,故服用滋阴中药可以清热退烧。临床上服用知柏地黄丸或六味地黄丸等滋阴清热的中成药,常能收到满意的效果。(副主任医师袁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