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6月28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执法部门和媒体你不能装聋作哑!  
 


     继亨氏、肯德基、强生、立顿、雀巢等跨国知名品牌相继爆出质量丑闻后,被称为“冰激凌中劳斯莱斯”的哈根达斯又在深圳传出“厕所门”事件。而维他奶(上海)公司更是被内部人士举报使用霉变豆粉和水分超标大豆生产维他奶饮料!

    面对一桩又一桩的食品质量事件,面对舆论和消费者的一次次震惊和抨击,有些企业真心诚意地采取了补救措施,承担了应负的责任,但遗憾的是,更多的知名品牌却将“功夫”花在了“题外”———他们不是光明磊落地承担应尽的责任,而是动用一切手段开展危机公关,力图摆平政府职能部门和媒体,混淆视听,强压消费者。更令人痛心的是,有些政府职能部门和媒体就是在这样的危机公关面前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或者突然失声、装聋作哑;或者转移话题,王顾左右;更严重的则是昧着良心胡说八道,粉饰太平,大有为虎作伥之势。

    据新民晚报披露,维他奶(上海)公司用霉变豆粉和水分超标大豆生产维他奶的问题被举报后,当地卫生监督部门也一一查实了这些问题,但最终却因所谓目前没有强制性标准的理由听任其检验“合格”出厂。当地的质监部门某些人甚至很不耐烦地指责媒体,大有为企业鸣不平的态势。如此情形,不能不让人怀疑背后有企业危机公关的影子。

    在这种所谓的危机公关面前,我们的某些媒体和执法部门的权威和声誉应声落地。结果该解决的问题不了了之,消费者被糊弄得莫名其妙。其实,这样的危机公关说白了就是“花钱买太平”,是典型的腐败。这种危机公关的手法,无非就是避重就轻、偷换概念、隐瞒真相。到头来,公正被公关出卖,消费者在这样的交易中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对企业以危机公关为由进行的各种公关活动,我们的执法部门和媒体必须提高警惕,千万不能丧失了原则。同时,对那些在企业危机公关中收受钱物、出卖公权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视同受贿,坚决追究其法律责任。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