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7月12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把腹中宝宝送去上“大学”  
 



    如今,针对准父母开办的“胎儿大学”越来越多,不少准妈妈想知道,“胎儿大学”是怎么来的?在胎儿大学里,准妈妈准爸爸能学到些什么呢?

    最早的“胎儿大学”,是上世纪70年代初法国里昂卫生研究所和美国精神生理研究所、休斯顿保健中心等优生优育技术咨询机构创办的。至今已有许多国家,如英国、德国、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设有“胎儿大学”或类似的对孕妇与胎儿的培训场所。

    接受胎教与没有受过胎教的婴幼儿,其智商差距很大。美国费城一家生理研究所对200多名受过胎教的4-7岁儿童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受过胎教的儿童比没有接受胎教的对照组智商要高20%-45%。胎教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故而人们把它称为“胎儿大学”。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一所胎儿大学。担任教师的有产科医生、心理学家和家庭教育学家。大学的课程主要是语言和音乐。

    语言课上,准妈妈用一个喇叭筒向腹中的宝宝不断地重复言语或者借助一个特殊的麦克风同胎儿讲话,同时用手在腹部作各种示范动作,与胎儿做游戏,如抚摸、拍、推、摇,让腹中宝宝“笑笑”、“看看”、“尿尿”等,并为每一个胎儿取一个动听的乳名。音乐课上,准妈妈把一个玩具大琴放在肚子上,演奏一连串的音符,并选择一些优雅动听的乐曲给胎儿听。

    大学里按时上课,按时休息。经过全程序的一段时间学习,胎儿出生时已懂得大约15个词汇和其中的含意,并能对这些词汇作出反应。这些受过胎儿教育的学生一出世,便可获得一张文凭和一顶学士帽。

    目前我国的大城市里也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胎儿大学”,这种新鲜的教育方式正越来越被准父母所接受。 (小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