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8月02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饱了口福损了健康  
 


    我国首次发布居民营养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报告


    日前,我国首次发布“中国居民营养膳食与营养状况变迁”系列报告。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翟凤英告诉记者,报告是以1989年至2002年的一系列营养、健康调查为基础,再经过3年的数据研究才最终公布的。

    膳食状况

    进入慢性疾病期

    美国学者Popkin提出了膳食和营养状况变迁的阶段,分别是饥饿减少、慢性疾病、行为改变三个阶段。

    报告认为,目前我国正处于膳食结构变迁的关键时期,即从第一阶段过渡到第二阶段,进入慢性疾病阶段。其特点是脂肪、能量摄入增多,体力活动减少,其结果会增加与膳食相关慢性病的发生。

    膳食变迁

    发生四大改变

    食物越来越荤我国城市居民日常所吃的肉为人体所提供的能量比率,由1992年的15.2%增加到2002年的19.2%。近40年来,我国居民所吃的猪肉、牛肉、羊肉等动物性食物增加了10倍。

    蔬菜越来越少目前,我国居民吃的水果和蔬菜却在不断减少。城市居民每人每天水果消费量由1992年的80.1克下降到2002年的69.3克,蔬菜则由319.3克下降为251.9克,低于“膳食营养金字塔”建议的每人每天应吃100克200克水果和400克500克蔬菜的水平。

    甜品越来越多人们对于甜食的选择越来越多,蛋糕、果汁、冰淇淋等甜品种类不断增加,并渐渐把这些甜品当成了日常食物。

    口味越来越淡我国居民的口味有所淡化,每人每日食盐的平均摄入量由1992年的14克降为2002年的12克。

    (法制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