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8月02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珠穆朗玛啊我与你擦肩而过  
 



    2005年3月23日,举世瞩目的珠穆朗玛峰科学考察中日联合攀登队肩负测量珠峰高度的重要使命出发了。然而4月28日从珠峰传来消息,主力队员普布卓嘎在海拔7028米的高度出现莫名原因的肚子剧痛,指挥营地果断作出命令:全队放弃登顶,抢救普布卓嘎!13名队员用生命筑起的长城,挡住零下20度的肆虐风雪,不间断的8小时连夜冒死护送普布卓嘎回到前进营地。得到及时救治的普布卓嘎拒绝下山手术,5月12日,普布卓嘎毅然和B组的队员们一起离开前进营地,再一次迈步珠穆朗玛的极限挑战……

    山永远在那里

    我要你们平安的回来!

    2004年11月,西藏登山队的国际级运动健将普布卓嘎接到西藏体育局通知:马上归队参加集训,准备明年国家组织的攀登珠峰活动。接到通知后的普布卓嘎百感交集,她从拉萨市一个普普通通的女孩子,一步一个脚印登上了一座又一座世界级高峰,2003年,她参加中韩联合登山队成功登上了日夜思念的珠穆朗玛峰,亲手将五星红旗插在了峰顶。

    3月20日临行前,普布卓嘎来到家里和妈妈告别,家里安静极了,像峰顶的那份宁静。她看见妈妈慈祥的坐在佛像面前吟颂着平安经。普布卓嘎轻轻的抱住了妈妈:“妈妈,我要出发了!”,妈妈转过身,端详着女儿熟悉的面孔,又用手摩挲着女儿的脸庞,点了点头:“去吧,多注意安全!”,普布卓嘎起身离开了家门,突然,身后又传来了妈妈的声音:“卓嘎!”她回头一看,妈妈站到了门外,眼中充满了泪水:“山,永远在那里,我要你们都平安的回来!”从不轻掉眼泪的卓嘎怔怔的站在那里:“妈妈———”

    绝对主力病倒在海拔7020米

    生命面对珠穆朗玛是那样的脆弱

    3月25日,登山队、科考队离开拉萨前往登山大本营所在的绒布寺,普布卓嘎心潮澎湃,总指挥张江援任命她为攀登队队长,攀登队队长在一个登山队中就意味着是开路先锋。

    本来4月是珠峰最好的天气,但今年4月以来,珠穆朗玛再一次展现了她的诡异,十级左右的风雪不断。4月27日,天气稍稍好转,总指挥张江援命令中日联合攀登队由大本营向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出发,普布卓嘎一马当先,当天将队伍顺利带到了前进营地。4月28日,按照计划,攀登队向海拔7790米的营地进发。

    中午时分,刚刚还晴朗无云的珠穆朗玛突然刮起了暴风雪,风雪将视线完全弥漫,这个时候最怕的就是掉队,因为队伍中有测量队的专业技术人员,普布卓嘎和吉吉两位队长迅速变换队形,走在了队伍的一前一后。

    暴风雪终于被抛在了身后,全体队员稍稍松了一口气,就在离前方营地二三百米远的地方,普布卓嘎突然出现剧烈腹痛,痛得她不得不弯下了腰,队友们立即前来搀扶她,她咬了咬牙,继续朝营地走去。到达营地之后,她想休息一下可能会好,然而两个小时过去了,普布卓嘎的剧痛始终不见好转。

    晚6点,队长吉吉立即呼叫大本营总指挥张江援。大本营气氛顿时凝重,他们无法判断普布卓嘎的病因,但是,谁都明白在这种极端气候下,哪怕是身体的一点点小恙都会出现生命危险。冲顶的意义和生命的可贵在这里交织,专家小组一致作出决定:“放弃冲顶,全体队员护送普布卓嘎下撤前进营地!”命令发出,最痛苦的无疑是普布卓嘎了。天幕渐渐下垂,黑夜中走出珠穆朗玛意味着比白天更加艰难更加危险。吉吉在前面艰难的探着路,拉吉、仓拉等老队员用身子顶着卓嘎,防止她滑下坡,侧边一左一右由中国队员和日本队员轮流护着卓嘎防止她左右摇摆,队伍就这样艰难而缓慢的下撤。珠穆朗玛夜晚的温度已经降到了零下27度,步步都承载着生命的脆弱和坚韧。

    凌晨12点20分,她们整整走了八个小时,终于走回了前进营地。

    分到B组留下了再登峰顶的遗憾

    卓嘎平安的回到了6500米的前进营地,大本营传来消息,她们刚刚通过的绒布冰川又刮起了暴风雪,所有的队员都感慨万分。经医生检查,普布卓嘎属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经治疗后,大家以为卓嘎的病情可以大大地减轻,但是第二天,她几乎疼痛得不能独立行走了,前进营地马上派出3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轮流背她下山,这一走就是十几个小时。

    回到大本营后,医生建议普布卓嘎去就近的定日县医院作全面检查。这期间,普布卓嘎得到了来自台湾的登山运动员李美凉和随队翻译成都小伙张少宏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几天后身体就得到了恢复,感觉又像原来一样生龙活虎了!她又找到了总指挥张江援,想继续担负起攀登队队长责任,再次冲顶。张总知道她的来意,几次不等她开口,张总微笑着抢先对她说道:“你现在的第一任务就是恢复身体,然后听候安排!”。

    普布卓嘎天天在营地周围同队友们一起拉练,体能很快就恢复到了最佳状态。5月18日,指挥部宣布了冲顶队员的名单,普布卓嘎被分在了B组第二突击队,也就是说在A组第一突击队登顶遇到意外的情况下,第二突击队必须马上跟进登顶完成测量任务。普布卓嘎顿感失落,暗自垂泪,要不是那胆囊炎,无疑是A组的绝对主力。但是,她作为B组的主力队员,她依然对冲顶充满了信心。

    5月19日中午13点起,A组第一批突击登顶的人员分成三组离开前进营地,向北坳营地进发,珠峰冲顶行动正式展开。5月20日,B组队员普布卓嘎、仓拉、以及3名专业测量队员和来自台湾的女队员李美凉也离开前进营地向上挺进。

    22日,当普布卓嘎率领的B组前进到8300米营地时,11时15分传来消息,A组的队友小嘉布率先登上了珠峰峰顶,然后有22名A组队员陆续登上峰顶,与此同时,测量珠峰的高度正式展开。

    得到消息的普布卓嘎感到了由衷的高兴,然而失落又接踵而来。随着A组登顶的成功和测量数据的完成,按照计划,她们冲顶已经没有了必要。抬头仰望,珠峰峰顶就在前方500米,是那么的真切,那么的妩媚,纯蓝的天空下甚至风都很轻很柔,雄伟的珠穆朗玛竟然也柔情万分。仰望着珠峰的普布卓嘎泪流满面,多少次苦练就是为了这一天,多少个魂牵梦绕也是为了这一天,为什么要留下一个残缺给我?珠穆朗玛啊,我就在你的眼前却要与你擦肩而过了!

    23日起,按照指挥部决定,A组和B组队员有秩序地退回到了大本营。自此,2005年我国组织的综合科学考察、重新精确测定珠穆朗玛峰高度的活动圆满结束。

    普布卓嘎虽然最终没有如愿以偿的登上她日夜思念的珠穆朗玛,但是,透过普布卓嘎的身影,那种队员之间的生死相依,那种为登顶的前仆后继,仿佛昭示了中华民族像珠穆朗玛一样不可阻挡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