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8月02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我喜欢成都女孩  
 



    我虽然长得不俊,却特爱做美梦。记得我十七岁那年在部队读完《三国演义》,就梦寐以求想观瞻那个神秘的天府之国。

    1965年5月,我有幸从徐州调来四川江油支援三线建设。刚安上家,领导就让我跟随汽车到成都拉设备。一进城,我就被一道极其别致的风景———成都女子迷住了,那种清灵秀逸之气绝对可以说是成都一大景观。就说那身段吧,一个个精巧玲珑,古式浅色斜襟短上衣,短袖口,细腰身,宽下摆;下身是深色府绸裤,宽宽松松,脚面只露三分之一,一抬脚飘飘然悠悠然,宛如蝴蝶在水面戏荷;配上那清秀的面庞,白嫩的肌肤和慧敏的眼神,一个个浅浅轻笑,婉约清丽,就像是一群活灵活现的画中人在街市上飘然游弋。卖夫妻肺片的小吃店,一位十六七岁的女孩在招徕顾客,她说话声音如莺声燕语,又甜又糯,娇娇腻腻,韵味醉人。她那乖巧的模样,本就十分讨人喜欢,再听这声调,麻麻酥酥,这一切又都是丽质天成,自然发生,叫你不想买也要买。我为省钱本不想破费,竟不由自主坐下,眼波悄悄跟随她的身影游走,并吃了一盘又一盘。

    对“蜀女多慧”和“少不入川”这两句古语,我身感是从那次成都之行后才领悟它的精妙之所在。也是从那时开始,在我心底就滋生并藏匿一个天真可笑的念头:如能有一位成都红粉为知己,一生足矣。

    一个接一个的“运动”,打碎我的一枕黄粱。一晃十五年过去了。1980年7月,我到成都参加四川省文代会。这是我第二

    次进成都。虽然也是眼花缭乱,但是你想找出地道的成都女孩,已是很不容易。因此我的那份心思也就自然淡化。会议结束的那天中午饭后,我同煤矿作家李兄一起散步到杜甫草堂。这时从旁边走过来一个十八九岁的女孩,打量我们一番,用四川普通话笑眯眯地问:“你们是外地来开文代会的吧?怎么不进去看哪?恕我不才,我愿意当你们的义务解说员,可以吗?”有少女陪伴,又义务解说,何乐而不为。我们陡增兴致,一齐进入草堂。看她婀娜的身段,冠玉般的肌肤和精致的五官,我下意识地问:“请问,哪里人?”“成都。”她一扬脸,甩动两条小辫,那样子忒神气。我禁不住脱口而出:“请说成都话好吗?越纯粹越好。”她一双聪颖的大眼睛向我闪动一个狡黠的媚眼,莞尔一笑,马上改说一口地道的成都话。她走一路说一路,从老杜流落锦城、定居浣花溪,讲到百花潭、万里桥的由来。这位女孩不仅聪慧美丽,又很健谈,但言行端庄大度,不失矜持。我们俩听得入迷。说着说着她突然打住,调皮地反诘道:“我猜二位老师是搞文学的,我冒昧请教,杜甫一生中创作的最长和最短的诗是哪些?”我俩完全没有想到她会来这一手,有些手忙脚乱,便信手拈来猜了一些。她听了摇摇头,更正我们说:“我看最长的是《北征》,那诗写得‘博大精深,沉郁顿挫’,好深沉。最短的只有四句二十八个字,如《绝句漫兴九首》和《赠花卿》,这些最短的诗都是杜甫在成都写的呀。”她毫不掩饰对诗人的赞赏激情,竟边说边唱:“你看,‘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还有‘锦官城外柏森森’,‘锦城丝管日纷纷’,余音袅袅,让你读着读着就进入梦境,好美好美!有十几首呢。”说着她竟信口朗诵了其中三首。每一句甚至每个字都韵律有致,情曲相融。朗诵完后,她的脸庞已经布满红晕,仍情不自禁,感慨说:“因为我爱成都,所以我爱杜甫。让二位老师见笑啦。”我心怡,这又是一道迷人的景色。

    我们在草堂待了整整一个下午,仍不忍离去。说实话,是杜甫草堂挽留我们,也是那位女孩让我们留连忘返。遗憾的是,我们没能记住她的姓名和住址,只知道,她是个高中毕业生,正在备课考川大中文系。

    这个成都女孩的出现,让我在返回攀枝花的整个归途中颇不平静,我那个早已熄灭的心思又重新点燃,心里又平添一层隐秘。那时我还无法敞开自己的内心世界,只能自我独白:是的,我喜欢成都女孩。

    □维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