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8月02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钵钵鸡成都小资的选择  
 



    钵钵鸡把我难住了。我不能仅仅为了一种食物就大动干戈,那样器局太小,岂能表白成都。

    但钵钵鸡确实就只是一种食物,且是食物里最底层的一种———小吃,

    不过钵钵鸡这种小吃,不见得是成都的土产,它版权原属乐山,只是发扬光大在成都。这发扬光大的过程,也实在是从精致到草根的解体过程,极印证成都一向的“没有器局”。

    单从名字上推敲,也知道“钵钵鸡”的出身不似“串串香”草率,虽然都免不了用竹签签儿串着的命运,但人家是鸡呀,而且用钵钵盛着。那是真正的钵钵,土陶烧的,颇有形。而那鸡,必得是土鸡,钵钵里的汤,是土鸡汤,鸡汤上飘着的油,是土鸡油。至于那串在签签上等着下嘴的东西,也多是土鸡肉及其杂碎,它们浸泡在鸡汤、鸡油及最好的芝麻、花椒组成的汁液里,鲜油淋漓又不失纯香。这就是区别:是鸡不是牛;是鸡杂碎不是牛下水;是南方大佛边传来的,不是东方码头边传来的。

    成都最初的钵钵鸡,出现在玉林一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玉林得风气之先。)在玉林的时候,钵钵鸡还保留着些原生的讲究,等到它普及到比如我原先住的四二○厂宿舍区一带时,就不免带上了草根气:土钵钵变成了洗脸盆,至于汤,变成了猪棒子骨头汤,签签上串的东西,也可能看不到鸡的影子了。不过还是好吃。

    钵钵鸡到底出身不赖,身胚子在那里,所以如今也有些人把它搬到了殿堂里,装还原先的土钵钵中,再加上点原木桌椅,开起空调,取一个小资的店名,很像一回事了。

    我们说,钵钵鸡本来就有点“成都的小资”的感觉嘛。(孟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