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满怀崇敬之情,漫步在当年红四方面军开跋长征强渡嘉陵江主渡口———苍溪塔山湾“红军渡”遗址,仰望着那闪耀红星的飞舟激进的巨型群雕铜像,拜读着徐向前元帅亲笔书写的“红军渡”三个金色大字时,当年红军长征渡江激战的壮烈一幕又浮现在眼前。
那是1935年的阳春三月。徐向前、李先念带领的一部分红四方面军,奉命离别川北老区,与长征经过四川边境的红军主力会师,北上抗日。这时,国民党反动派对此施展“六路围攻”,企图阻止这支红军队伍走上长征之路。
3月28日晚9时许,苍溪县塔子山下嘉陵江拐弯处,全副武装的红军将士登上数十只木船分头渡江。江对岸与城中的敌人发觉后,便疯狂猛烈地向江中开枪开炮。江面顿时洪波涌起,激浪滔天。红军最先冲进江心的一只战船,由于遭敌突然袭击,撑船的老船工不幸中弹身亡,战船失去方向立刻乱转起来。在百般危急之中,一位在江边长大的名叫石磨玉的女红军战士挺身而出,上前抓起双浆,朝着对岸狠劲地划动起来,战船又飞速前进了。可是行不多久,敌人连发的炮弹嗖嗖飞来,在船前炸起腾空巨浪,石磨玉随着身子一晃,不幸小腹中弹,肠子突出,鲜血直涌。这时,她已完全忘记了自己,只见她咬紧牙关,用手迅速把肠子塞进肚内,将腰带勒紧,又握起双浆猛划起来。她身上的鲜血像喷泉似地直往外流,但她拼尽最后一口气,硬是把战船划到了对岸。此刻,她再也站不起来了……红军战士们含泪呼喊着石磨玉的名字,奋不顾身地向敌人开火,终于全部胜利渡过嘉陵江,踏上长征路。
我伫立“红军渡”前,再细看一尊尊身在飞舟、头戴红星冲锋向前的红军群像,仿佛他们是一支支高擎的火炬,照耀在我的头顶上,正在为我,也为生长在祖国大地的千千万万的后代子孙引路导航。
□何映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