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第一家专为戒除网瘾而成立的“网络成瘾治疗中心”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应运而生,开始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患者住院治疗。尽管15天的一个疗程收费高达6000元,无助的家长们还是纷纷带着子女来寻求救助。
8月的一天,在中心接待室不足10平方米的小屋里,挤满来自全国各地的12名患者及家属,年轻人中有的低头沉默不语,有的高谈阔论网络游戏史,有的用不屑的目光环视周围,而年长些的却无一例外都眼睛红红的,有的还用纸巾不停地擦拭着眼睛……
心理疏导加药物治疗
中国网络成瘾治疗中心成立于今年3月。中心主任陶然强调,网瘾与网迷不一样,网瘾已经是一种病,必须要靠药物来平衡神经系统,而能靠说服教育的还只是“网迷”。对于“网迷”,中心一般给家长一些建议后,让他们把孩子带回。对于患有网瘾甚至网瘾综合征的孩子,中心才收留住院。
中心的治疗方法逐步丰富。最开始是心理治疗,发现不管用,于是加上药物,孩子又反映太单调了,于是再加上玩,就是学界所说的工娱,后来在和孩子们交流的过程中发现他们大多缺乏自信,于是又加上潜能教育,请一些专家来给他们做培养自信心的讲座。
“谷维素和维生素B是长期服用的药物,这些是平衡神经系统的。”陶然介绍,此外还辅以打针、打点滴等方式。中心有6名心理医生,每天要和孩子们聊上2—3个小时。内容涉及生活、学习、家庭各个方面,孩子们很愿意把自己的苦恼说给心理医生听。“心理医生的作用实际上就是揭开孩子心灵的伤疤,然后教他们正确面对。”曾经在中心成功戒除网瘾、现已成为志愿者的崔楠说。
为了帮助孩子们重新建立人际关系,中心安排了团体培训环节和团体治疗室。治疗室地上并排铺着两块垫子,每天晚上,中心会组织孩子们坐在垫子上围成一圈,打扑克、做游戏。每天下午的健身环节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中心承包了一个健身房,里面可以打篮球、打乒乓球、游泳、跑步、练瑜伽等。“玩的时候大家才发现,玩游戏太毁身体了。这里面有很多以前篮球打上两三个小时没问题的,现在发现刚打二三十分钟就气喘吁吁了。”崔楠说,“运动一方面使大家转移了兴趣,另一方面也让大家认识到沉迷网络世界的危害。”
医学治疗效果直接,治本还需家庭教育
据陶然介绍,截至目前,中心共治疗364个孩子,其中100%都有效,85%基本治愈,有2例反复现象。但中心自成立后,就一直处于质疑和肯定的旋涡中。
陶然坦言,医学治疗不是治本之策,家庭教育更重要。中心的心理医生黄医生也说:“其实,15天能改变的只是一个开始,要想使孩子真正改变,还需要家庭配合治疗。”中心的心理医生除了给孩子们治疗,还会定期跟家长们交流。
“但改变家长的想法要比改变孩子的看法更困难。”黄医生说。中心在结束治疗的时候,往往会给家长一份诊断说明,把孩子的真实想法以及家庭中存在的问题返还给父母,同时在接下来的半年里还会跟踪这个家庭,随时提供咨询。“如果父母的态度不改变,孩子十有八九会反复。”崔楠说。
陶然认为,父母与孩子沟通不当是网络上瘾的最主要原因,所以预防孩子网瘾的最好方法就是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多关心孩子,倾听他们的心声。此外,学校应该加强孩子的青春期教育,合理引导青春期孩子的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同时加强教育,让孩子认清网络的作用,把网络当成一种工具而不是一种玩具。同时他也提醒大家,孩子玩游戏不要超过2个小时,超过4个小时就会产生依赖。
(苏显龙王雪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