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有超过2600万人患有抑郁症,其中5%的患者得到了正确有效的治疗,80%的患者根本就没有去就诊过。由此给我国造成的损失占所有健康问题总负担的6.9%,超过所有的传染病负担。
造成这一严重后果的原因有二:一是人们对抑郁症认识不足,据调查显示,患者自身识别率几乎为零,学校、家庭、社会对本病的识别率平均不足1%,一些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仅为15%左右。二是源自于社会对抑郁症病人的歧视和误解。许多病人得病后有种恐惧心理,怕一旦说出来,会被人轻视或说成是“精神病”,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
研究表明,抑郁症不是单纯的心理问题,60%以上有其生物学原因,即由人的大脑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发生变化,造成神经传导递质水平发生改变而引起。抑郁症并不可怕,只要正确认识,像对待感冒、胃痛一样正视这一病症,积极预防和治疗,就可以大大减少抑郁症对人们生活质量的影响和国家的经济负担。
抑郁比悲伤更持久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难免会有一段时间感到不快活,比如我们失去了亲人、做错了事情、遭到领导的批评,甚至是夫妻间吵架拌嘴,这时我们往往会感到失落和无助,自责或内疚,因而情绪低落、沮丧,这就是抑郁。
与一般的悲伤反应不同,抑郁比悲伤,也比痛苦、羞愧、自责等任何一种单一的负性情绪更为强烈和持久,给人带来的影响更深重。
抑郁是一种很普遍的情绪,可以说人的一生总有某段或长或短的时间生活在抑郁之中。据报道,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在竞选失败后曾经在两个月内都郁郁寡欢。
处于抑郁状态的人,如果能进行调节,积极面对所遭遇的现实和处境,接受丧失与悲伤的现实,就有可能克服抑郁情绪,重新适应环境,恢复正常的生活。
全球抑郁症发病率约为11%
遗憾的是,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抑郁的危害,不能积极调节心态,长期(一般在3个月以上)笼罩在抑郁的阴影下无力自拔,影响到正常生活的能力,这时他们就患上了抑郁症。
近年的医学研究发现,抑郁症是最常见的心理疾病,在全世界的发病率约为11%,所以有人把它称为“心灵的感冒”。
轻度的抑郁症以持续的心情低落为特征。在情绪方面,心情压抑、郁闷、沮丧,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对前途悲观失望,病前的精神创伤常盘踞在脑中,以致精神不振,脑力迟钝,患者为此感到羞愧和内疚。在认知方面,注意力无法集中,记忆力降低,思维迟缓,自尊心和自信心低落,自我评价下降,常夸大自己的缺点和失误,认为自己没有价值,没人关爱,并为此自责和自罪。在行为方面,动作迟滞,无精打采,表现为被动、依赖、退缩,不愿意与人主动交往。
轻度抑郁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心灵受到的痛苦越来越重,就可能发展为中度和重度抑郁症。这时,患者的思想与现实更为脱节,常常会毫无原因地觉得有罪恶感和没有生存的价值,更严重者会有幻觉出现,甚至自杀,有的还产生“扩大性自杀”行为。美国休斯敦市的一位白人妇女就因为患上了抑郁症而感到绝望,寻求自杀。同时,又认为自己死了,留下的孩子会非常可怜,于是在自杀前就把自己的5个孩子全部杀死了。而有资料表明:74%的自杀者是因为抑郁。
(晓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