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峡博物馆近日在重庆隆重开馆,它展现了灿烂的三峡历史文化和可歌可泣的三峡工程移民历程,令人叹为观止;而进馆的“三重门票”却让不少人望而却步。
在“世界博物馆日”当天举行的三峡博物馆票价听证会遭遇意外尴尬———近半数听证代表缺席。尽管大多数到会代表都提出,博物馆是公益事业,不是经营机构,门票40元的“起步价”偏高,再加上参观“重庆大轰炸”半景画每票10元、360度全周电影每票10元,“三重门票”不合理,建议降低门票价格。但物价局最终公布的门票价格方案还是按照申请方的“既定方针”出台。
人们尤其不满“重庆大轰炸”半景画列入了单独收费项目。1938年2月至1943年8月,抗战“陪都”重庆遭到日军5年半时间无区别狂轰滥炸,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段应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的历史,却被博物馆用来收费赚钱,完全说不过去。
重庆市人大代表罗荣汉批评听证会“走过场”。
重庆部分专家认为,在门票上做文章是一种低层次的博物馆经营方式,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经营重点是纪念品开发、版权收入等。专家认为,我国博物馆“患”上的是“门票依赖症”。现行的门票实际上将广大低收入阶层挡在门外,有违博物馆作为公益设施的定位。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