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08月23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食循自然幽默洒脱步行养生  
 



    我是从童话和小说中知道严文井这个名字的,想象中的他生动而迷人,能把人生的道理蕴藏在故事里告诉我,告诉我们这一代,也告诉我们的下一代。

    在朝阳区一幢普通的楼房里,我见到了老作家严文井。进他家时,正逢他吃早饭,他笑着同我打招呼,笑的时候,我看见他满口之中仅存的那颗孤零零的一颗上牙在正当中把门。他似乎看到了我注意什么,便说:“还剩一个牙了,这个也掉了,就成‘无齿之徒’了。”他招待我坐下,然后认真地吃着碗里的面条,还一个劲儿地强调着:“这是我自己做的”。由于长年笔耕,严老养成了夜间读书和写作的习惯。他说:“夜间安静,思绪多,每每写上手就不注意时间啦,大多在凌晨4时就寝,近中午才起床,然后吃那顿既是早餐又是午饭的饭。这顿饭一般是一包方便面、两个荷包蛋、一个西红柿,佐以泡菜、酱菜等。”

    谈到吃,严老用带有童话风格的语言说:“我身体里有一部电子计算机。缺粮短水,少糖欠盐,都是它指挥我按需要补给的。不过,这部计算机拿不出来,你们想看也看不成。”

    严老认为食循自然最重要的有两条:一是循自己身体需要的自然,不人为地固定饮食节奏,不有意地控制进食范围。二是保持菜蔬的自然味道,简化烹调程序,保持营养成分和原色原味。当然,不利于健康的食品坚决不吃。

    谈到年龄与养生,严公笑曰:“我方八十有八,不敢自比寿星,也算不上青年。胡子不刮是老,刮了也不显小。就这么着自我感觉挺好。”

    名人大多幽默洒脱。严老颈上生一肉瘤,鼓囊囊的,引人注目,别人常为他耽心,他却挺开心地说:“肉瘤是病,但不要命,我得感谢上帝。”严老一生通达潇洒,澄澈清淡,不以物喜,不为物累,才会有如此美好的心境。

    生活中严文井并不注意锻炼,求什么养生之道,他的“气功”不过是采购加散步、加躲车。一切安之若素,顺其自然,以心地的清寂对尘世的嘈杂。但在精神生活上,他却全方位开放,包括至今喜欢的音乐、绘画、读书、写作,也包括欣赏好的电视节目。

    严文井先生和围棋颇有些渊源。据他自己说:“我是一个从十五六岁就爱好围棋而一直下臭棋的人。”他曾以首都文艺界围棋联谊会会长的身分,和陈祖德、华以刚等围棋国手一起,接待过日本文化界围棋代表团。

    进入晚年的严老热衷于散步,他说:“一说起健身,很多人马上就会想到公园晨练、跳舞、打太极拳、做健身操、到健身房,进而想到游泳、打球、跑步等等,这些当然都是很好的健身方法,只要有条件、有时间都可以各取所需。而实际上,步行也是一种健身方法,只不过我们并未对它特别留意罢了。”它最简便,最经济,可以说是对健康的零存整取,在时下许多城里人出门便是专车、的士、公交,生怕多走了一步的情况下,如果不是生活节奏过于紧张,步行对我们可真是大有裨益。粗算起来,步行至少有三大好处。

    “从医学角度来看,从容展步,收获的是筋舒体健。清代名医曹廷栋在《老老恒言》中说:‘坐久则络脉滞,步则舒筋而体健,从容展步,则精神足,力倍加爽健。’步行确实能达到这一效果,特别是坚持经常,坚持数年。从心理角度看,户外疾行,可助你消除各种烦恼……

    “可以利用步行的时间

    来思考、构思,也可以利用这一时间来观察社会。步行于街头巷尾,躲车是很重要的,要观察,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反应要快,动作要敏捷,不能拖泥带水,否则后果自然是……”

    幽默洒脱,积极向上,严文井先生虽已年近九旬,可依然是那么的身心健康。 (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