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全国不少城市出现了天价聘请家教的广告。作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天价家教”的真正价值。
天价家教初露端倪
“年薪10万请家教”。前不久,江西南昌某媒体刊登了一则天价家教广告。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李先生,在对自家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却束手无策。
无独有偶,杭州的王先生也做出了“惊人之举”。他表示愿意出年薪10万元为儿子聘请家教,甚至许诺如果能够培养孩子上名牌大学,愿意付100万元作为报酬。
为让儿子3年后能考上名牌大学,温州一富商竟愿出50万元巨资招聘一位名师当家教,这可能是目前开出的最高的家教费。
家教让校内教育缩水
“望子成龙”是天下父母的心愿,为了孩子的前途而一掷千金,大多数父母并不是为了产生轰动效应而做此举。但在感叹之余,人们对于“天价家教”这一新鲜事物却颇有微辞。
“这简直是被钱烧昏了头脑”,南昌市一位姓蒋的市民如是说。他自己有三个孩子,都是他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孩子们正常上学,完成了学校教育。现在孩子们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是他们都很懂事,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教育孩子不是光用钱就能解决问题的,又不是做买卖,怎能和生意混为一谈!”
一份高薪兼职工作和一份报酬并不丰厚的本职工作放在一起,对于那些处心积虑求得这份兼职的教师来说,注意力更侧重于哪一方毋庸置疑。富商可以掏钱去购买优质的教育资源,但是不能以破坏他人享有的教育资源为前提;教师可以去为富商提供私人服务,但是不能以削弱为其他学生提供服务的职责来作为代价。目前,许多学校形成了一种家教怪圈,老师不好好备课、讲课,却千方百计鼓励学生参加课外辅导和请家教,校内教育大打折扣,校外教育却如火如荼。
家长为孩子请天价家教,实现的只是一种阶段性的教育目标,说白一些,就是为了考上大学而开展的应试教育,这与当前实施的素质教育是背道而驰的。请再好的老师,如果只跟一个老师学,学习面肯定会比较窄。家长应分清主次,把子女的教育摆到正确的位置上。要全方位地考虑子女的实际情况和学习压力,有效而合理地制订培养计划,对症下药方能药到病除,不是花几个钱把孩子扔给老师就能培养出天才来的。
人为制造不公平是孩子成长的大敌
“这是一种人为制造的新的不公平”,南昌市余先生向记者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过度的优越感是孩子成长的大敌,很容易让没有太多判断能力的儿童形成骄纵、自私、攀比的心理,总是自以为高人一等,不能和别的孩子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不是孩子的责任,而是家长的责任。一个高薪家教就可能带来这样的消极后果。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教是无法替代父母的爱心和责任的。教育专家认为,关心孩子的学习,除了请家教,更重要的是父母要树立爱学习的榜样,多帮孩子分析学习成败的原因,探索学习方法。
“天价家教”现象是目前家庭教育中出现的新问题,教育子女要尊重规律。首先,家长在为孩子创造出一个相对优越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不能忽略孩子的感受。如果家长只是在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价值观灌输给子女,而不从根源上了解和认识孩子,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其次,家长要给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花高价聘老师极容易给孩子造成“金钱至上”的错觉,使他们从小就沉浸在物质得以滥用,权利遭受漠视的环境之中。要知道重金或许可以请来名师,甚至可以换来名校,但是绝对买不来子女健康完善的人格。 (月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