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学毕业时,正赶上就业不包分配。
那年暑假,市里要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应届大学毕业生进政府机关工作,但名额相当有限。眼看别人纷纷找门路,我家三亲六故中也找不出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官。面对残酷的现实,我顿觉心灰意冷,整日在家唉声叹气。
一天,父亲有些神
秘地对我说:“别看你爹一年到头窝在地头,可要找门路,咱不找就罢,要找就是最硬的!”
父亲看出了我的疑惑,转头指着电视里的市委书记说:“这陈书记是咱老相识。你说,咱们市里,还有比找他更硬的门路吗?”
爹告诉我,1958年修沙河水库那阵子,陈书记是工地上一名技术员。父亲提起裤管露出他那条瘸腿说:“那天在工地上,一块巨石从高处滚下来,是爹扑过去一把将陈书记推开,你看,这腿就是叫那石头给砸的。”
听父亲这么一说,我顿生希望,没想到平日里连县城也难得去一两回的父亲竟然与市里的书记是老相识!
第二天一早,父亲就提了一筐鸡蛋进城“找”陈书记去了。从市里回来后,父亲喜形于色:“伢子,人家陈书记说了,只要你有真本事,考上了谁也不敢把你给刷下来!你就放心吧!”我疑虑全消,一门心思地扑在复习迎考上。
经过笔试、面试两轮考试,我以总分全市第二的佳绩被录取了,并被择优当了镇干部。
参加工作的前一天,父亲提了家里两只肥鹅去了市里,说是去感谢人家。回来后父亲对我说:“陈书记嘱咐我转告你,参加工作后要勤奋踏实求上进,甭把心思用歪了,给他脸上抹黑!”我郑重地点了点头,算是作了保证。
有了父亲跟陈书记这层“关系”,我工作起来心里顿感踏实万分,工作起来也格外卖力。
两年后,因工作出色,我被提拔做了副镇长,干了一届副镇长后,在换届选举中又被推举为镇长。这一年,我才29岁,成了全市最年轻的镇长。
直到有一天,陈书记要调走了,父亲才说了实话。“伢子,爹只是在电视上见过陈书记。”我半天回不过神来。父亲一脸严肃地对我说:“你刚走出校门那阵子,爹见你整日唉声叹气,就猜到了你脑子里哪根筋不对劲,怕正面讲道理你一时听不进去,只好想了这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我还将信将疑:“可那鸡蛋、那鹅呢……”
“拿到农贸市场卖了呗!” (胡成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