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2月07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收入涨3倍教育费涨6倍  
 


    省统计局有关专家研究发现,四川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水平与全国平均差距拉大


    从1992年到2004年,四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3倍左右,人均教育费用却涨了近6倍。日前,记者从四川省统计局获悉,省统计局有关专家近日对1992年以来四川城镇居民教育消费分析研究发现,5大原因导致四川省城镇教育消费支出快速增长。

    教育费年增15.97%

    分析认为,目前四川城镇居民教育消费的增长与居民承受能力有矛盾。四川城镇居民人均教育费用从1992年的68.31元增加到2004年的467.71元,增长了近6倍,年均增长15.97%。而同期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8.51元增加到7909.9元,仅增长了3倍左右,年均增长11.20%。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13年来城镇低收入户家庭人均教育费用年均增长17.54%,仍高于其人均可支配收入8.80%的增长。省统计局认为,教育费用增长长期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超过了城镇居民的承受能力。而城镇低收入户2004年家庭教育费用为313.25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1.27%,是必需的食品费用外最大的开支。

    比全国平均低12.3%

    从13年来的数据看,四川城镇居民教育消费呈现持续快速增长态势。“10多年来四川城镇居民教育费用在人均消费性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不断上升,1992年仅占3.44%,2004年提高到16.48%。”省统计局认为,这说明四川城镇居民对教育的高度重视,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社会竞争的加剧,持续增加对教育的投入。

    但是整个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一是大多数消费用于满足基本教育,二是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在逐步拉大。1992年四川城镇居民教育费用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7.3%,2004年反而低了12.3%。

    5大原因导致增长

    省统计局认为人均教育消费的增长有5方面的原因:教育办学体制的改变导致国家对教育收费进行调整,从1993年起,国家为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和缓解就业压力,在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同时推行教育产业化,大学招生人数高速增长。教育需求与经费投入矛盾突出,导致大学学费年年高涨;收入水平的提高是教育消费增长的经济基础,促使城镇居民有能力支付更高的教育消费支出;教育的回报预期;教育资源的垄断;成人教育市场的发展。 (许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