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并不知道自己患有心脏病。有些人已出现心脏不适症状却误认为是感冒或胃病,而未去医院就诊,使病情加重。下面两类心脏病症状就常被人误认。
类别一:易被误认的老年人心衰
貌似支气管炎和哮喘
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慢性肺部疾病的患者,当出现咳嗽气喘时,可能是左心室衰竭导致的肺淤血、支气管黏膜水肿以及分泌物增多而阻碍了呼吸道通气,引起貌似支气管炎或哮喘的症状。这种心源性哮喘特点是:坐位或站立时症状较轻,躺下较重,并常在夜间睡眠时发作。
貌似胃肠道炎症
右心室衰竭时,血液积聚在胃肠道、肝脏、胆等内脏而导致淤血,可引发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若病情严重,胃肠平滑肌得不到充足的血氧供给,可发生平滑肌缺血性痉挛,致使腹部疼痛难忍和腹泻,就像患了急性胃肠炎。
貌似肾脏病
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发生心衰时,可导致24小时总尿量减少,白天尿少而夜尿相对增多。心衰引起的水肿与肾炎患者出现的浮肿多从面部开始,尤其是晨起时眼睑水肿更为明显。
心源性水肿多从足踝、小腿等下垂部位开始,检查尿常规多为正常。
貌似精神疾病
患老年人心衰时多有头晕、烦躁不安、幻听、幻视、谵妄、神志淡漠、昏迷等精神症状,使人误以为是得了神经病、脑卒中、脑肿瘤。
因此,老人突然出现精神症状时,要检查一下心脏。
类别二:易被误认的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脏神经官能症多见于年轻女性,也属于神经功能失调的范畴。胸痛是该病十分常见的症状,胸痛部位常出现在左侧乳房下,而不在胸骨后。持续时间长,可达数小时甚至几天。
胸痛多发生在劳累之后。有时用手按压疼痛部位,也会使胸痛减轻。胸痛时口含硝酸甘油常无济于事。
患者平时多伴有气短、头晕、出汗、失眠、疲倦、情绪易波动、手足发凉、喜叹息等自主神经功能不平衡表现。
心慌是另一个突出表现。除了自己感觉心率加快外,还常常感到自己心脏的剧烈跳动,甚至连颈部也会一起跳动。
(摘自美国《侨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