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3月28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形同鸡肋高中会考还要不要  
 



    “说实话,会考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的绊脚石,在应付高考之际,我们还不得不腾出相当的时间来应付会考。”

    渐渐临近高考,记者在石家庄市一些高中毕业班采访时发现,许多师生对会考制度不满。

    会考制度到底利多还是弊多?现行的教育体制是否需要会考制度?


    学生:会考像在走形式

    被采访的学生,大多对会考制度不满,认为这是一项鸡肋制度。

    按规定,会考是高考的入场券,会考通不过,就没有高考的机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石家庄市第43中学一名学生对记者说:“从实际考试的情况来看,会考又很容易通过,因此,让人感觉是在走形式。”

    许多学生认为,会考制度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并没有达到防止学生偏科的目的。在随机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参加过会考的同学对考试中存在的弄虚作假等现象表示了强烈的不满。他们认为,会考中,有的学校监考严,有的学校监考松,还有的学校的个别教师竟然给学生“透露”考题……

    老师:加重师生负担

    部分老师也认为会考制度弊大于利。石家庄市某中学一位教师说,会考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各省、市、县、区考试独立进行,考试形式、监考、阅卷等时紧时松,又没有统一标准,甚至每次考试还要有一定比例的考生不能通过。这样一来,考试的初衷被改变了,反倒成了关卡,一部分学生上了三年高中,既考不上大学,又拿不到高中毕业证,不利于高中教育的普及。

    一些教师明确表示会考制度应取消。石家庄市第9中学一位教师认为,现行会考制度弊大于利,首先,会考作为重复性考试干扰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其次,会考不过关不能参加高考,对学生造成压力;更重要的是会考的实际组织操作中存在不公平现象,使会考存在的意义大大减弱。

    会考制度真没存在的必要?

    高中会考是保证教育质量和学生素质而通行的中等教育水平考试,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都实行会考制度。据了解,我国高中毕业生赴国外高等学校留学深造,对方大都要求出具“高中会考合格证书”。但会考制度在我国不过实行了10多年,为什么遭至反对?

    石家庄市第42中学的李晗副校长在谈到对高中会考制度的理解时说,会考制度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主要是能够防止学生偏科。但是实际操作中却存在许多问题,既影响学校课程安排,也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李晗说,2007年河北省中学将实行课程改革,课程设置更合理化,将众多学科分为不同模块供学生选择;同时,实行的学分制促使学生均衡选择文理科课程,成绩评价体系更趋完善。到那时候,会考制度也许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会考制度走向何方

    我国高中毕业会考制度,1990年正式实施。按规定,会考成绩不仅是高考的“敲门砖”,也是从事各种社会工作的文化水平证明。但因为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种种弊端,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多。

    2000年,上海市在全国首先废除了高中会考制度。在这种情况下,2001年,会考的权力下放到各省、市、自治区,随后,江苏省取消了高中会考不合格不能参加高考的规定……

    河北省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也在不断调整会考内容和组织形式。

    在采访中,采访对象对会考制度的走向旗帜鲜明:反对方认为应该取消;赞成方认为要通过改革不断地加以完善。

    这一制度最终走向何方?相信各方都希望有一个圆满的答案。 (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