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4月17日 星期一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创新的价值——记大邑县人口计生局局长郑本树  
 



    大邑很出名,也很出彩。

    人们都知道刘文彩和他的安仁镇地主庄园,诗圣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名句,都喜欢到大邑花水湾泡温泉———

    吸引记者驱车前往大邑的却是郑本树,一个基层干部,县人口计生局局长。他正巧与刘文彩同乡,安仁镇土生土长,青年时在镇政府跑腿,后当副镇长,1998年调天宫庙镇当党委书记。全镇海拔千米以上,面对西岭千秋雪,地下百里泉,郑本树竖起了开发旅游的大旗,一马当先为花水湾招商引资,亲自跑了二十多次引来了第一个项目———温泉宾馆,花水湾旅游开发,温泉热度迅速升温。

    2000年,郑本树调任大邑县人口与计生局局长、党组书记。谁都知道,中国计划生育工作是多么大的一个苦差事,人口大省四川尤其如此,大半个县都是高山的大邑县更是如此。大邑县,人口计生工作已连续十几年“先进”,起点如此高,还要更上一层楼,对郑本树来说无疑是大挑战、大考验。几年中,郑本树励精图治、务实创新再创辉煌,为大邑计生人口工作,也为自己的人生挥洒浓墨重彩———连续五年圆满完成成都市、大邑县下达的人口计生工作目标任务并获“一等奖”;连续五年人口自然变动均为负增长,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5%以上,受到省、市的表彰和奖励;2005年,该县被推荐为省委省政府表彰的“十五”期间计划生育工作先进集体;郑本树个人多次受到市、县的表彰和奖励。他被干部群众誉为“创新型领导”。

    创新理念

    以人为本发展为先

    4月11日,记者专程从成都赶到大邑采访郑本树。他却随县委书记、县长去了成都,洽谈招商事宜。人口计生局也招商引资?记者纳闷,副局长李玉梅说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是全县工作重心,同时,这也可以跟人口计生工作联系起来,从根本上解决人口计生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问题。

    李玉梅介绍说,今年在完成续建项目400万元基础上,与县水利局共同引进项目,总投资1600万元,目前正与四川雨森生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商谈引进总投资3000万元的种养业和深加工项目。

    深夜,郑本树局长从成都赶回大邑,记者从他那里找到了答案。

    郑本树说,我国三十多年计生工作,人口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我县已连续5年出现人口负增长,但这不是我们工作的目的,我们工作的目标是要提升人口的质量,提升人们物质、精神生活水平,要让广大计划生育户进步、发展、获益,不仅仅获得国家计生政策性补助,更重要的是要组织他们参与到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去,从劳动就业、发展种养殖业、招商引资、发展企业中长远获益。这才是解决人口计生工作的根本问题,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我认为这是我们计生工作者的责任。这种责任感可能就是我这些年工作的基本理念。”44岁的郑本树说这话时,使人想起朱军采访刘欢时对“六十年代生人”的经典概括:热情、执着、有责任感。

    六十年代生的郑本树正是这样的人。

    他把计生“三结合”户和困难户帮扶工作看的很重,抓得更紧。建立起党政统揽、部门配合的“三结合”帮扶机制,每年将“三结合”新增户、成片帮扶基地和计生困难户帮扶任务分解下达给县级相关部门,年均投入帮扶资金30万元,被帮扶户年均收入逐年递增,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县建成计生成片帮扶基地38个,形成规模效益,7500余被帮扶计生户走上致富路。

    创新机制

    用感召力和荣誉感促进群众生育观转变

    在王泗镇,搞了17年的“老计生”张文明对郑本树钦佩有加。他讲了几年前的事:郑本树刚上任时,正遇上乡镇改革,乡村计生系统由于体制问题面临分散,人员流失,王泗镇的熊清贵也到民政部门去了。郑本树多次到王泗镇来给熊清贵做工作,帮他解决编制关系和生活中的困难,又把他拉回来做计生工作苦差事。现在熊清贵已是工作出色的镇计生办主任。

    副局长韩桂莲与郑局长共事时间最长,对当时面临的困境颇有感触,她和郑局长深入各乡村一边搞调研,一边说服挽留计生干部。仅凭几个局领导,纵有三寸不烂之舌,能说服多少人?要搞好50万人一个县的人口计生工作,没有一支业务精、技术好的队伍不行!要建设凝聚这支队伍得靠新体制、好机制!

    郑本树带着调研报告领着副局长,给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班子领导汇报他设计的新方案,又分别跑人事、统计、财政、组织部门,数十次的开会、协调、现场办公,终于解决了计生专干、技术服务人员、统计人员的正式编制、财政预算,这是成都市惟一把这三支队伍建立健全的人口计生基层干部管理新体制、新机制。县计生局与组织、人事部门共同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计生干部管理的规定》,在专干任职资格条件、任用程序和审批权限、管理使用、报酬待遇上、教育培训上、考核奖惩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基层计生干部队伍管理、用创新的机制,既稳定了队伍,又提升了干部素质,极大地激发了基层计生干部的工作责任感。

    过去五年,在郑本树的领导下建立健全了一系列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实现了由“限制多生”向“奖励少生”转变。一是建立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县已有1816名符合条件的60岁以上的老人享受了每年每人600元的奖励扶助金,此项工作曾受到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潘贵玉和省、市人口计生委领导的高度评价,县人口计生局被市上评为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先进单位。二是建立了独生子女父母奖励制度。把落实兑现农村人口、失地农民、城市低保人员等人群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人口计生领域的重要实践,建立了独生子女父母专项奖励基金,对全县12.9万名领取独生子女证的夫妇实施了奖励。各项利益导向机制的建立,增强了计划生育的感召力和荣誉感,促进了群众生育观的转变。据统计,全县有350多对符合政策再生育的夫妇主动放弃生育二胎指标,并办理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创新服务

    当官不为民服务不如回家卖红薯

    “创新机制,建设队伍,来干什么?干实事,搞服务。”郑本树说这是他的“简单逻辑”。然而不简单的是他带领全县计生系统推行“服务创新”。全县每年有5万多名农村计划生育群众,享受免费服务面达到100%。

    计生工作难点多:统计信息工作不力,流动人口超生难办,社会抚养费难征收。郑本树认识到服务创新就得从这几大难点上入手。

    王泗镇党委的黄军还记得:郑本树带领工作小组在福林村,挨家挨户摸底调查,研究新的统计方法,亲自动手设计表格,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迅速在王泗镇、晋源镇10个村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在全县推开。

    王泗镇被省人口计生委确定为统计质量监测样本点,市人口计生委将大邑县确定为计划生育信息化建设试点县。郑本树将两项工作有机结合在一起,在全县相继完成了计生统计数据信息调查、登记、核对和县信息化办公室设置、宽带上网业务开通,统一使用省人口计生委指定的育龄妇女信息系统软件数据进入三级信息网络平台等前期工作,探索和积累了有益的经验。9月9日,成都市人口计生委在大邑县召开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信息三级平台建设现场会。

    流动人口是计生工作的死角。郑本树挨个到乡镇指导成立流动人口计生协会,并纳入本部门重要工作范畴,与公安、工商、劳动保障等部门实行同安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年初有安排,平时有布置,半年有检查,年底有考评,使流动人口计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取得显著成绩。据统计,去年全县流入人口《婚育证明》办证验证率达90%。

    今年除夕,晋源镇干部终于等到一对打工回家的夫妻,做了一天工作也无济于事,正在吃年夜饭、看春晚节目的郑本树知道后,立即赶去一起做工作,直到大年初一凌晨四点,夫妻才在计划生育协议上签了字。

    创新作风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记者在未见到郑本树之前,曾在他办公室看到几本厚厚的工作日记,给人印象极深。

    扉页上抄录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人口计生的经典语录。里面记的是每天工作安排,有时一天的工作多达十几项,记满十多页;各种指标、计划,自己统计绘制的各种图表,如2005年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发放总表,全县无一遗漏;对全县计生系统工作人员的情况,连乡村专干毕业哪所学校都记录清楚;哪个困难户住院了,他记下,抽时间去探望;他参加不到的中央、省上重要会议,当天他一定看报纸,记下重要精神,指导自己的工作……从这几本工作日记可见他好学、务实的工作作风。

    勤政爱民,深入实际是郑本树的作风。经常进村入户看望贫困户,个人积极捐钱捐物,联合卫生、妇联、民政等相关部门,筹资兴修水利、改造危房,他都亲力亲为,不辞辛劳。

    晋源镇七沟村林仁忠、五童村陈光常两户,因妻子有病特别困难,郑本树亲自去调查,落实资金帮助修房,副局长李敬凯亲自画图设计,忙前忙后……

    九岁童飞飞五脏六腑长反了,郑局长协调卫生局,省幸工委,联系成都红十字医院,获得减费手术治疗,成功地挽救了这个孩子。

    全县十多万户计生户,组织慰问面达到100%,让每个计生户都感觉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坚持原则、以身作则、善于碰硬、敢于逗硬是郑本树的作风。作为局长,郑本树把自己置身于党组集体领导之下,民主议事,科学决策,廉洁从政,踏实做人。去年一位老板违法超生,镇计生办作出处罚决定无法执行,关系拉到了县上,也拉到了郑局长,然而郑本树坚持了镇上的决定,并亲自督促这位“关系老板”交纳了数万元罚款。去年底考核,有两个乡镇不达标,郑本树动用“一票否决权”顶住了压力,让县上撤换了两名主要乡镇领导。哪个部门工作配合不好,某个县级领导不够重视,郑本树在大会上同样敢于直言,敢于批评。

    这位一米八的大个子局长声如洪钟、直言不讳的底气,正是来自于他“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正派作风。2005年年底,由县人大组织县、乡、村三级88名干部参加的民主测评,郑本树以88票优秀通过,震惊四大班子———这在大邑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本报记者陈玉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