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4月17日 星期一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家长会开到博客上  
 



    “通知各位家长,半月之星评比活动将闪亮登场,选出半个学月里最有进步的孩子。”前不久,成都东城根街小学老师梁铃像往常一样打开自己的博客,开始向家长们汇报起孩子一天的生活,这就是该校一年级三班的网上会客室。经过半个学期的磨合后,54个同学的家长们早就习惯每天走进这个自由的窗口,交换彼此的想法。

    初衷:记录孩子的成长

    梁铃说,从一年级上半期开始,她就着手建立博客。“如今,博客中的常客,就有10多位,大家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问题。”选择这一时尚的方式,在梁铃看来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给孩子们留下一些温暖的、美好的记忆,记录他们的成长。

    记者打开梁老师的博客看到,除了老师记录孩子在班上的情况外,家长们也把孩子在家里的“秘密”贴了上来,有的家长还贴上孩子充满童趣的日记。一个孩子在睡觉前悄悄告诉妈妈,她发现老师也吃东西。这个帖子把好多在线的家长都逗乐了。

    新鲜:“家长会”博客上开

    “以前认为和老师很难沟通,但现在我觉得和梁老师很好沟通。”博客开张后,家长们普遍有了这样的理念,小型的家长会更是在博客上天天开。在2005年11月15日的博客上记录了这样一次家长会—————

    “现在的孩子只能用5个星期学拼音,孩子连声母也不认识,更别说拼读了。怎么办?”韵子的妈妈在网上求助。“韵子的妈妈,您好,您的孩子是个情绪型的孩子,着急也没有用,现在韵子只要注意力集中时间超过十分钟,都可以为她的小组争得一朵红花,我期望以这样的方法,让她每天多集中1分钟也好。”梁铃老师回帖说道。就在韵子妈妈和梁老师一来一去的回帖中,韵子的成绩也慢慢提高了。而像这样的家长会,博客上共开了17次。

    遗憾:留言的家长太少

    梁铃的博客里,还记录一个很特别的故事,一封孩子写给她的“情书”。去年刚过完圣诞节,班上的袁碧泓同学递给梁铃一张纸后高兴地走了。等梁铃空闲下来,打开看时,才发现这是一封“情书”。封面写着班级姓名和“梁老师收”,还画了很大一个“心”;第二张则写着:“梁老师,我爱你,jiou橡老shu爱大米。”句子中间还画了许多的红心。梁老师拿着这封错误百出的“情书”好奇地问袁碧泓时,小袁回答道:“因为我很喜欢你,所以要记下来!”梁铃感动极了,就将“情书”的故事写上了博客,引来不少家长的回帖:“羡慕哦!你好幸福哦!”“小孩子好纯真、好可爱”……

    梁铃说,现在的博客看的家长多,留言的家长很少。作为一个团队博客,她希望鼓励更多家长注册,参与到里面来,把大家都觉得比较棘手的问题拿出来讨论,或者留下孩子们在家里成长的足迹!(谢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