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6月20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规范茶叶包装迫在眉睫  
 



    茶叶的QS认证7月1日就将实施,目前市场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近日,笔者在西南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成都川西南大市场进行了一次暗访。

    在该市场上,名茶的通用包装大行其道。许多茶叶的品名都标注着同样的名称:中国名茶、龙井茶、普洱茶、铁观音……却没有具体生产企业名称和规定的质量、卫生等标识;有的著名企业和著名品牌的产品包装上也有标识缺陷;大量的高档名茶就在经营店现场包装,现场销售,由此流入零售茶叶商店和茶楼,其质量与卫生状况让人生疑。

    这些现象在全国各地都普遍存在。在北京马连道茶叶市场,标价上千元的茶叶一般都有精致的实木包装盒,有的还配有茶具。营业员介绍说,单是木盒和配套的茶具就值五六百元,而打开包装一看,茶叶只占整个盒子容量的1/3。

    近年来,茶产业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发展形势都可谓一片红火。在茶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茶叶包装的滞后正越来越显得突出,引起了业界的关注。面对7月1日就要开始实施的QS认证,茶叶的包装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了。

    首先是茶叶包装的基本理念。茶叶包装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如何能保持茶叶的质量不变质。所有的包装必须建立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只有充分了解茶的特性,才能根据这些特性来选择适当的材料加以合理地运用,做到尽善尽美。尤其是对像茶这样纯天然的绿色食品,更要加强环保意识,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

    而目前的许多茶叶包装,不是太简陋就是一味地追求外观的华丽,甚至使用不卫生的材质,这与QS认证的要求相去甚远。按要求,包装的标志要醒目、整齐、清晰,并有完整的标签,标明品名、生产厂家、地址、生产日期和批号、保质期、等级、净重、商标、产品标准代号,有变动项目的还要印成不干胶进行补充说明。

    目前的问题是,各级执法部门要加强执法检查。近日,广州市质监局召集该市茶叶商户代表开会,对贯彻茶叶QS认证作出规定,销售无QS标识的茶叶者,最高将被罚20万元,表明了其贯彻茶叶QS认证的决心。

    其次是过度包装。现代茶叶包装装潢已经成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和地域文化特色。一个精美别致的茶包装,不仅能很好地存放茶叶,还有收藏价值。市场上确实也有许多新颖别致的茶叶包装。但有些包装看似高档,却存在着过分包装的倾向,有的已经脱离了商品的属性,盲目地追求一种表面华丽的装饰和浮燥的色彩,与茶叶本身的质量不相符合,如市场上有一种表面是塑料刻花镀金的茶叶包装,从包装上看不到一点商品所要传达的任何信息,给人一种只是工艺品的感觉,而不是茶叶。

    茶叶包装的仿制侵权现象也屡屡出现。近日,福建泉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石狮某家包装公司仿制和销售厦门迈点纸品包装有限公司“御宝天尊”茶叶礼盒的侵权行为进行审理,石狮那家包装公司承认了自己的侵权行为,经法院调解,赔偿了迈点纸品包装经济损失4.8万元并公开道歉。

    像石狮那家包装公司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并不是个别。在西南茶叶市场,某茶企老总对茶叶的通用包装表示了强烈的愤懑:“对我们名茶企业,通用包装就是一种抢夺,消费者受伤,我们的损失更大,说实话,茶叶的通用包装把我们害惨了。我们希望执法部门加强执法力度,为企业的品牌打造、市场营销营造公平、公正的环境。打击假冒伪劣名茶,让茶客们买得放心,喝得放心。”

    茶叶包装是茶叶企业文化的综合体现,也是消费者识别所需茶品的选择依据。茶叶企业在设计制作茶叶包装时,应根据具体茶品的市场设计定位,把产品质量、企业文化、消费成本、消费精神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设计出精美的包装。

    茶叶包装任重道远。 (川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