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8月22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领养中国孩子的瑞典家庭  
 



    自美国、西班牙之后,近些年来北欧尤其是瑞典成了在中国收养儿童的“大户”。据瑞典国家统计局统计,仅2004年就有497名中国孩子被领养到瑞典家庭,中国也成为瑞典在海外收养孩子最多的国家。当一对对瑞典夫妇带着中国孩子漫步街头成为一道独特风景时,我们不禁想问:这些远赴重洋的中国孩子的命运究竟如何?

    “中国孩子”是交流园地

    在信息漫天的网络世界里,有这样一个瑞典民间组织—————“中国孩子”KinaBarn。这是近年来瑞典较大的一个关于领养家庭的民间组织。来自瑞典各地的领养家庭都在网站论坛里讲述他们领养了中国孩子后的生活点滴和感受,交流他们应该如何照顾领养的孩子以及他们对未来生活的畅想。当然论坛里还有很多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介绍,为那些打算领养中国孩子的瑞典家庭打开了解中国的一扇大门。

    “中国孩子”是瑞典领养家庭的交流园地。有的家庭将自己纪录孩子成长的录像和照片放在网上,从那里可以观看他们到中国领养孩子的整个经过;有的家庭把和孩子相处的日子用文字记下,从他们的言语中可以感受到父母和孩子的幸福;还有的家庭通过论坛互相约定带孩子一起聚会。很多家庭因为领养了中国孩子而拥有了共同的“第二家乡”—————中国。

    “是爱让我们走到一起”

    这是一个有着基督教价值观和生活观的传统瑞典家庭,他们是“中国孩子”组织的成员。女主人在接受记者采访后,用了多达近10页的文字倾诉她关于领养孩子的感想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我永远都不希望我们的女儿感谢我和丈夫领养了她,是爱让我们走到一起。我们的女儿学习瑞典语、喜欢瑞典食物、习惯瑞典的生活方式,其实她将来长大后就是一个有着中国人外表的瑞典人。”

    女主人说,在领养了一个中国女孩后,她和丈夫对中国的一切都处于“疯狂状态”。只要电视里出现了关于中国的报道,他们就会立刻奔跑到电视机前用录像机录下来,因为“孩子在成人之前,领养父母是他们和祖国之间的桥梁,领养父母有义务给孩子讲述他们的祖国和出生背景,中国现在是我们的第二故乡,我们时刻关注着她。”

    领养家庭的中国情结

    大多数瑞典领养夫妇是因为有生育能力障碍不能有自己的亲生孩子,还有一些是想把自己的爱也送给世界上缺少家庭温暖的孩子,但他们都是渴望拥有孩子、渴望照顾孩子、渴望成为父母的夫妇。一位领养母亲在邮件里这样写道:“我被中国孩子黑色的亮发和黑色的大眼睛所吸引,所以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文明古国—————中国。”

    喜欢中国和中国人民、为中国的悠久历史着迷、被中国的文化吸引,几乎成为所有领养家庭决定选择中国的原因。此外,中国信誉良好和程序正规的领养负责机构—————中国收养中心,也让众多渴望和期盼孩子的瑞典家庭得以安心地选择了中国。 (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