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8月22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清华新生集体包机报到  
 



    云南两媒体和一企业对该省32名清华新生策划的“前无古人”的创举遭到质疑


    日前是清华大学开学的日子,上午,一架载着32名清华新生及33名家长的飞机从云南昆明起飞,这是云南一家企业及两家媒体共同送给今年考入清华新生的“大礼”———包机到北京报到。

    一个省的全部考取清华学子集体包机进京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然而,如此创举却遭到专家质疑。

    策划方:这不是炒作

    当天下午4点10分,两辆大巴缓缓驶入清华大学大门。车一停稳,从两辆车上陆续走下32名身着白色体恤的学生,他们是今年云南考取清华的32名学生。

    此次活动的总策划者———昆明日报社总编辑孙学敏表示,“教育不重视,就没有发展,今年云南高考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65名学子一举考取清华、北大,上了历史性的新台阶。此次活动旨在激励这些学生更加奋发图强,学

    成报国。

    孙学敏否认搞这样一个活动是在炒作,与以往助学方式不同的是,这次把目光投向了精英学生。孙学敏认为“这样的活动在云南前无古人,甚至在全国也是一大创举。”现在已引起清华、北大等学校招生办,以及北京各媒体的强烈反响。如果明年有条件,还将继续举办这个活动。

    出资方:迫切想为考生做点事

    谈起此次参与包机送考生的策划,云南大山饮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山国勇在接受采访时用了一个词———“不谋而合”。“那次(与孙学敏)饮茶时,从念头萌生到策划和盘托出,前后不过半小时!”

    今年云南省共有65人被清华、北大录取。面对“这一历史性突破”,他们有了“为考生做点什么”的迫切愿望,于是决定无偿出资包机送这些学子到清华、北大。

    贫困生急需的不是奢侈体验

    9月3日,33名考入北大的云南考生和家长享受同样的待遇“飞行报到”。据悉,这65名考入清华、北大的学生中,有来自城市的学生,也有少数民族考生、贫困生和特困生。这次活动和前后两次包机,花费将在20万元左右。

    对于云南方面举办的此次活动,有教育专家普遍表示质疑。在云南,一个特困家庭年收入低于人均200元,而一张从云南飞往北京的机票全额票价将近2000元。此举对被送的学子会产生怎样的心理引导和暗示?贫困生们所急需的应该是解决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而不是享受“奢侈”的“包机”体验。

    (都市时报、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