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9月19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医患之间信任度下降  
 


    (上接1版)一家汽配公司的老总黄先生打球伤到右脚,到就近一家医院看急诊。对于医生的每一项检查建议,他心里都有抵触。“他要我做手术,我觉得打石膏就可以。不由自主地就会和医生争论。他说东,我常常会往西想。我觉得自己有点过敏,但平时听说医生开大处方乱检查的事不少,实在是做不到百分百信任医生。”

    医生他院看病也送红包

    记者在采访中随机进行了一个小调查,十二位医生在介绍亲戚、朋友去其他大医院住院治疗时,如果要做大手术,都会赞成亲友给红包。张医生在广州一家很出名的三甲医院工作,但本院没有产科。妻子今年在另一家大医院分娩,张医生先做了一番探路,找到的剖腹产手术的教授和自己关系不是很熟,临到手术前,他给对方包了个红包。

    血管外科的杨医生对此深有体会。他就接诊到不少托关系转来的病人。病人主要还是对医生不信任,总觉得非要有熟人介绍,甚至红包开路,医生才会认真地给他们看病,或是看病时不蒙他们。另一个表现的是,不管是医生要求做检查,还是医生开出的药方,患者总是持怀疑态度,或是不愿做检查,或是不愿抓药,或是医生开药时,他们一旁干预不要开这个或是那个药,让医生感到无所适从。杨医生说,在他接诊病人当中,就有过不听医生诊断导致患者死亡的悲剧。

    广州一家三甲医院的统计数据表明,每天近有30%的处方是流出医院的,“这其中有一部分患者拿处方到药店买药,一部分是患者压根就不相信医生的处方。”该院的一位副院长说。

    八成患者想托熟人看病

    记者这两天在广州多家医院随机对100名前来就医的市民进行采访,有高达85%的受访者表示希望并曾经托熟人找指定的医生看病,有35%的受访者表示不是很相信为自己看病的医生。认为医院的检查项目没有必要以及觉得医生不可信的受访者主要集中在25至40岁的、收入较高的人群,占受访市民的近7成。

    广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4月份开展的“广东居民看病就医情况”专项抽样调查显示,20.8%的受访者“有过医生建议住院而没住院的经历”。拒绝住院的原因:55.1%的受访者是因为医疗费用高,31.5%的受访者是因为“自己觉得病情不重”不必住院。有8.7%的受访者通过各种途径复诊后也被确诊不需住院。

    (蔡民游曼妮吴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