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9月19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奶麻与麻疹的区别  
 


    前不久,笔者应邀参加卫生下乡大型义诊活动。那天前来就诊咨询的病人和家属络绎不绝。义诊开始不久,有位年轻母亲抱着孩子挤到台前,落座后她赶紧问道:“王医生,今慕名前来请您帮我儿子诊病。我的孩子现在已满8个月,近4天感冒了,出现流涕、轻咳症状,同时伴有发烧,量体温在39-40℃之间,在单位医务所已注射青霉素3天,口服感冒冲剂及退热药,病情好转,吃奶玩耍正常。昨晚上洗澡时发现他躯干部长出少量红色疹子,今早起床见全身皮疹增多,隔壁老奶奶说是出麻疹,我们十分紧张,想请您确诊。”笔者让母亲打开包被,给患儿查得体温37.3℃,耳后和颈后摸到数个绿豆大小的淋巴结。皮疹主要分布在颈部、胸腹部、背部及上肢,为红色斑丘疹,直径2-3毫米,周围有浅红晕,压之可以退色,皮疹间有3-5毫米空隙。咽喉轻度充血,心脏检查正常。随后验血报告,白细胞总数7000个/立方毫米,淋巴细胞占80%。根据患儿比较典型的症状,本病诊断为幼儿急疹。于是笔者给孩子开了些抗病毒的中西药治疗三天,皮疹于48小时全部退尽,没有留下色素沉着,病情很快恢复。

    幼儿急疹又称婴儿玫瑰疹,俗称“奶麻”“烧疹子”,是人类疱疹病毒6型导致的婴幼儿时期发疹性热病。临床特点是持续高热3-5天,热退疹出。本病在临床上最容易与麻疹相混淆。

    为帮助家长识别,现将麻疹的诊断要点简述如下: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早期症状有发热,多为39℃以上发热,同时有“麻像”(病儿表现流涕、畏光、眼红及流泪),发热第2-3天口腔粘膜斑;皮疹特点为红色斑丘疹,多在面部、颈、躯干、四肢;发热与皮疹的关系是,发热3-4天,出疹热更高;退疹后有色素沉着及细小脱屑(与奶麻主要鉴别点之一),7-10天痊愈。 (王小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