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9月19日 星期二
版数: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混血见证冷战思维  
 


    □胡志金(重庆)

    1962年夏天,重庆某特大型军工企业来了第一批外国人,这些人都长着浓黑的面皮和蔚蓝色的眼睛。他们抵达后的第二天就提出要与中国姑娘跳舞。而我们的姑娘对这些外国人也表现出了格外的信心。在见到外国人之后,姑娘们一个个羞红了脸,悄悄议论说:“狗日的外国人看起来硬是那么安逸。”

    徐技师的宝贝女儿小徐,有厂花之称,长得如花似玉,亭亭玉立,美丽的蝴蝶结往头上一扎,再换上洁白的公主裙,在街上一走,无不引来路人的目光。小徐是厂里的电工,她所在的车间来了好几个阿尔巴尼亚人,有个叫卡恩西·劳特的小伙子,每到周末就主动邀请小徐去跳舞。舞会安排在厂区外的一个溜冰场。那时的舞曲都极悠扬,多半是电影插曲。据称,那时有很多年轻人就是在那个年代学会了跳舞,也学会了阿尔巴尼亚人带来的“情人会”。

    时间一长,人们就开始议论这对异国舞伴了,也引来了中国青年工人的愤怒。尤其是那些从农村出来的同志,更因其城乡差别的原因而个头瘦小的同志的反感。那晚,军工厂的黄花园小学连演两场露天电影《战上海》和《英雄虎胆》。就是这个时候

    劳特和中国姑娘小徐的爱情也在同步进行。他们来到杨家坪足球场,两个人紧紧地抱在一起,他们的身旁是足球场的门框。这时候的劳特已学会了简单的中国话。然而他的手已经不止是能够简单的擦枪管弹膛,而且已能成功地将中国这个特大型军工企业中最漂亮的姑娘揽在怀里。两个不同国度的青年男女,在黑暗中长长地亲吻,体验爱情的甜蜜。中国姑娘小徐感受到了外国人对异性的疯狂,她被劳特紧紧地抱着,动弹不得。劳特亲吻姑娘是发自肺腑的,嘴唇在小徐的唇上久久地吸吮。

    第二年春天在军工厂的职工医院,两个人的爱情结晶呱呱坠地。女同胞们都争相去目睹这个眼睛呈蔚蓝色的小女孩儿。回来的路上大家都说:“那眼睛硬是天蓝色的噢!”谁也没想到,小徐姑娘的洋孩子一出生,却在军工厂引来了另一种复杂情绪,那些有了三娃子四娃子的女职工也跃跃欲试,决心要看看自己的肚皮能否也整出天蓝色的“洋娃娃”来。

    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女工,甚至已有配偶的妇女是持有这样的想法的。有的终于成功地实现了抱洋娃娃的梦想,把理想变成了现实;有的无缘与之衔接上,遗憾了多年;有的怀上洋种之后羞于见人,不得不忍痛割爱,弃爱子于长江大河之中或房前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