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市“十五”期间生育文化工程建设纪实
近几年来,泸州市人口计生委坚持把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放在首位,以农村为重点,以创新为目标,不断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改革,宣传教育工作在务实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尤其在全市开展的生育文化工程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突出主题,形成特色,不断创新生育文化工程内容、方法、形式和手段,全市生育文化工程建设取得显著的成绩,为泸州三个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一、加强领导、部门联动共建生育文化工程
㈠以加强领导为前提,确保为生育文化工程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领导。自开展生育文化工程建设以来,市县(区)党政领导充分认识到这是开展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新局面的重要途径,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并积极运用文化载体,把生育文化工程建设作为党政工程来抓。凡市上组织开展的生育文化大型主题活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和市级机关有关部门领导都参加活动,并由市领导作重要讲话;市委宣传部、市人口计生委联合行文对全市生育文化工程建设提出了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工作部署。㈡部门联动共建生育文化工程。2003年,市委宣传部、市人口计生委,精神文明办等部门先后联合下发文件,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在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中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工程的职责、要求、目标。市、县各相关部门也出台落实有利于生育文化建设的政策措施,如泸州市电信公司出资2万元在隆昌县与泸县高速公路交界处设置了大型的计划生育公益宣传画,市人口计生委还成立了“婚育新风进万家电影放映队”,该放映队连续三年到各县、区的农村放映计划生育故事片、科教片、幻灯片等480多场,受教育的观众达40多万人(次)。泸县人口计生局与文体广播局一道组织成立了21支婚育新风文艺宣传队,演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㈢媒体互动,构建生育文化宣传网络。全市各级充分利用新闻媒体覆盖面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构建生育宣传网络,多形式、多角度、全方位地开展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生殖健康科普知识以及人口计生工作典型经验的介绍等宣传报道。
二、“线、点、面”齐抓构建生育文化工程网络
西南出海大通道(四川省泸州段)是四川省出海的主要公路通道,每天该通道的客流量达近10万人之多,是扩展计划生育宣传和影响的重要窗口。为此,该市于2002年发文要求建设西南出海大通道生育文化风景线品牌。全市在生育文化工程网络建设上的思路是:抓好“线”、建好“点”、带动“面”,线点面结合整体推进。
㈠抓好“线”。全市认真开展了“西南出海大通道(泸州段)”、“长江出川生育文化风景线”和各县区主要交通干线生育文化工程及周边的新型生
育文化工程建设,市人口计生委主任梅世林带领县
区相关领导和技术人员到主干线去一处一处地落实
沿线的大型广告宣传画(瓷砖画、喷绘)。工程通过两年多的施工,全市主要干道建成户外大型广告
宣传画(碑)220多幅。㈡建好“点”。通过在交通干线抓户外大幅广告宣传画的基础上,加强沿线点上生育文化中心、生育文化大院、生育文化中心户的建设工作。全市已建成生育文化小区16个、生育文化中心65个、生育文化大院727个、生育文化中心户1.1万户。初步形成由线到点,由点到面并各具特色,体现时代特征的人口生育文化风景线。目前,这些阵地已成为基层尤其是村级群众聚会、休闲、娱乐、学习的主要场所,人们也就在这不经意中受到婚育新风的洗礼。㈢带动“面”。2003年以来,各县区以所在镇(街道)为龙头和中心,市与各县区之间主干交通作纽带,151个乡镇集镇为依托,生育文化小区、生育文化中心,生育文化大院、生育文化中心户为阵地,全方位、立体化地在全市整体推进生育文化工程建设,以此带动、影响、辐射广大农村,为充分发挥生育文化小区、中心、大院的作用,形成浓厚的文化氛围,各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三、树立精品意识提升宣传教育品位
在工作中市县(区)都十分注重树立精品意识,各县、区、乡、镇在进村入户的计划生育宣传品的制作和征订时,十分注重宣传品的针对性、艺术性、实用性、知识性、地域性等,努力在制作宣传精品上下功夫。几年来,各地都制作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宣传品,制作了大批计生公益广告标语、计生科普知识的毛巾、茶具、围裙、小扇子、雨伞、日历、小壁画、春联等精美的生活实用宣传品,使广大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处处接受生育文化的熏陶。
四、新型生育文化工程取得成效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泸州市全力推进具有泸州特色的新型生育文化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力促进了有利于人口与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形成,受到了各界的高度评价。
㈠群众的婚育观念得到升华,直接促进了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的完成。据统计,2005年全市人口出生率控制在8.36‰、自然增长率2.96‰,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1.7以下,圆满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十五”人口计划。实施生育文化活动,对泸州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做出了较大贡献。㈡人性化宣传得到群众的拥护和称赞,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计划生育已被公认为“造福于民和甜蜜的事业”,从而为构建“和谐泸州”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㈢生育文化工程建设营造了良好舆论氛围,促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各地创作推出了一批生育文化精品,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精神方面的需求,促进了先进文化事业的发展,为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李建辉)
|